在美国,事儿从来不是一件一件来,而是一起砸下来的,10 月 15 日这天,三条重磅消息接连登上头条:国会再次没能通过临时拨款案,政府停摆继续拖;总统特朗普下令在国际海域击沉一艘船,引发外交紧张,同一天,美国议员突然对俄罗斯表示 “感谢”,原因是一批关于肯尼迪遇刺的档案和一封来自普京的信。
这三件事,表面看各管各的,实则背后牵出的是美国当下的治理混乱、外交方向和权力斗争的一连串问题。
就在预算案投票失败的同一小时,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授权美军在委内瑞拉附近国际水域采取军事行动,击沉一艘 “涉嫌运送违禁品的外国船只”。
现场播放的视频显示,美军 “尼采” 号驱逐舰发射两枚 “鱼叉” 反舰导弹,击中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船体在 30 分钟内沉没,据委内瑞拉海岸警卫队事后通报,事故造成 6 名船员死亡。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强调行动 “合法且必要”,称该船涉嫌向委内瑞拉走私 “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品”,但未提供任何具体情报证据,也未说明是否经过国际海事组织的调查程序。
这种单边动武的做法迅速引发国际社会质疑,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 “关切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呼吁美方遵守国际法。
![]()
委内瑞拉政府反应激烈,总统马杜罗当天发表全国讲话,将此次行动称为 “海上恐怖主义”,宣布召回驻美代办,并暂停与美国的石油贸易谈判。委军方随即在加勒比海举行实弹演习,出动 12 艘巡逻艇与 3 架苏 - 30 战机,与美军在该区域的 “福特” 号航母战斗群形成对峙。
美军的军事动作不止于此。在击沉货轮后,美军南方司令部宣布在加勒比海启动 “联合拦截 - 2025” 实弹演习,集结 8 艘舰艇与 15 架战机,模拟打击 “跨国犯罪网络”。
尽管官方宣称这是 “例行训练”,但选择在预算案僵局的敏感时刻开展大规模军演,被外界普遍解读为 “秀肌肉” 式的挑衅。拉美国家反应强烈,墨西哥、哥伦比亚等 10 国联合发表声明,反对 “外部军事力量介入地区事务”,秘鲁更宣布暂停与美国的联合反恐演习。
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转移国内注意力。《华尔街日报》援引白宫匿名官员的话称,预算停摆导致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 41%,创执政以来新低,军事行动是 “重塑强硬领袖形象” 的策略。
![]()
这种手段并非首次使用,2023 年特朗普曾在中期选举前下令空袭叙利亚,短暂拉升支持率,但此次行动引发的外交危机更为严重 —— 拉美地区本就对美国的 “门罗主义” 心存警惕,此次开火可能进一步推动巴西、阿根廷等国加强区域军事合作,削弱美国在南美的影响力。
正当国际社会聚焦南美海域的紧张局势时,俄罗斯的一个举动让局势更添变数。10 月 15 日下午,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将一批密封档案交给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其中包含与 1963 年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解密资料,以及一封普京写给特朗普的私人信件。
卢纳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对俄罗斯表示 “诚挚感谢”,称这批档案 “填补了历史空白,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这一表态在美俄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 —— 两国正因乌克兰冲突、北约东扩等问题处于对峙状态,美国上月刚宣布对 12 对俄罗斯军工企业实施新制裁,俄罗斯则回应以限制美国驻俄使馆人员活动。
肯尼迪遇刺案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悬案之一,始终牵动公众神经。特朗普在 2025 年初曾签署行政令,要求国家档案馆解密剩余的肯尼迪遇刺档案,但因 “涉及国家安全”,约 1.2 万份文件仍未公开。
此次俄罗斯移交的档案包含 300 多页原始文件,据卢纳透露,其中有克格勃当年对遇刺事件的跟踪报告,以及与美国驻苏使馆人员的往来电报。
普京的信件内容尚未公开,但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暗示,信件 “涉及美俄可合作的领域”,被解读为俄方释放的外交试探信号。
![]()
分析指出,俄罗斯选择此时移交档案绝非偶然:美国内政混乱之际,通过历史议题介入美国舆论场,既能展现俄方掌握的 “信息优势”,也能加剧美国两党分歧 —— 民主党已批评卢纳 “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对手互动不当”,共和党则辩护称 “获取历史真相不应分国界”。
这种 “档案外交” 的影响正在发酵。美国国家档案馆表示将对这批文件进行真伪鉴定,历史学家则担忧文件可能被赋予过多政治含义。
![]()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举可能改变美俄博弈的节奏 —— 在乌克兰战场陷入僵持、能源制裁效果减弱的背景下,俄罗斯试图通过非传统领域的动作打破僵局,而美国国内对俄态度的分裂,可能让这种尝试获得意外效果。
从预算案九次难产,到南美海域贸然开火,再到对俄 “感谢” 引发的争议,10 月 15 日的三件事看似独立,实则勾勒出美国当前的深层困境:内政系统的失灵,正让其外交政策陷入冒进与混乱的循环。
国会的预算僵局暴露了美国政治的结构性分裂。两党已从政策分歧演变为全面对抗,基本治理功能濒临瘫痪。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预算审批上,还延伸到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 —— 共和党主张对委内瑞拉强硬施压,民主党则反对军事介入;共和党内部对俄态度分化,民主党则坚持对俄强硬路线,导致美国难以形成连贯的对外策略。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选择以对外动武转移矛盾,本质上是用外交冒险掩盖治理无能。但这种策略的代价正在累积:拉美国家的反美情绪上升,可能影响美国在该地区的资源获取与市场准入;单边动武的先例一旦形成,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冲击现有国际秩序。
俄罗斯的介入则恰好利用了美国的内部弱点。通过精准的时机选择与议题设置,俄方无需付出实质成本,就能搅动美国舆论,加剧其国内对立。
这一操作显示,外部力量已开始主动利用美国的政治分裂,而这种 “内部问题外部化、外部矛盾内部化” 的循环,可能让美国陷入更难摆脱的困局。
从历史经验看,当一个国家的内政无法形成合力时,其外交往往会走向极端 —— 要么过度收缩,要么贸然扩张。美国当前正处于后一种倾向中,而 10 月 15 日的三件事,正是这种倾向的集中体现。如何在党派斗争中重建治理共识,如何在国际博弈中保持战略定力,成为美国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