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肥胖率持续攀升,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科学的体重管理已经成为全民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深入探讨肥胖防治的现状与未来,分享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模式,新华网特别策划了系列访谈栏目《减重大咖说》,邀请多家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体重管理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与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超过50%。这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在此情形下,体重管理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下,体重管理领域新理念与实践不断涌现,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方案。近日,新华网邀请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薛晓明、代谢病科主任吕蕾,揭秘该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
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薛晓明(中)以及代谢病科主任吕蕾(左)接受新华网采访
现代技术与传统智慧融合,更好地服务患者
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一系列继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薛晓明强调,“体重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预防疾病,保障患者的长期健康。而在这个过程中,公立医院肩负着重要使命,其职能就是帮助患者科学减重,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薛晓明
山西省中医院在体重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薛晓明介绍,“我们医院不仅采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还以‘五位一体’中医特色疗法为核心,更好地服务患者。”
那么,何为“五位一体”?薛晓明解释说,“五位一体”是一套系统且全面的中医体重管理的综合方案。其一,中药辨证内服。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选用防己黄芪汤、二陈汤等经典方剂,从内部调理身体机能;其二,饮食指导。结合药食同源理念,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制定方案,严重超标者配营养餐加速减重进程;其三,运动处方。在减轻体重的同时,注重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量体裁衣”,如为慢阻肺患者制定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康复计划;其四,情志调控。运用中医情志理论,化解患者内心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其五,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埋线、拔罐等外治法。特别是穴位埋线等通过穴位电刺激,能疏通经络、调节脾胃、抑制食欲、改善代谢。
“这五方面综合施策、协同作用,形成了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重管理体系,让患者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医减重的显著优势。”薛晓明说。
多学科协作,打造全方位体重管理服务体系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涉及遗传、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其复杂程度决定了治疗的难度。吕蕾强调,“因此,单一科室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
基于这样的认知,山西省中医院积极行动,今年5月,山西省中医院成立了标准化的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该门诊集内分泌科、妇产科、营养科、针灸科、推拿科、疼痛科等九大学科于一体,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薛晓明介绍说,“患者来到门诊后,首先由前台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因和体质特点,精准推荐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
为了确保多学科协作的顺畅进行,山西省中医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机制。每周,医院会组织各科室专家针对复杂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吕蕾表示,“在会诊过程中,大家会围绕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就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提前想好应对策略。”
![]()
山西省中医院代谢病科主任吕蕾
在实际治疗中,各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作战。例如,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通过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判断肥胖类型,评估心、肝、肾等功能,以“中西医融合干预”为核心,针对不同年龄段代谢特点,提供体质辨识、中药调理、代谢干预一体化方案;营养科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制订个性化的营养处方,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及规范合理使用特医食品;针灸推拿科发挥“简验便廉”优势,绿色无创减重,运用推拿、穴位埋线、电针、拔罐等特色技术调理脾胃运化,经络疏导,加速脂肪代谢。
“所以,多学科协作治疗是立体的、标准化、全方位地考虑患者的肥胖因素,针对个体定制方案,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吕蕾说。
然而,多学科协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吕蕾坦言,“组建多学科团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协调各科室专家的时间也是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困难,山西省中医院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会定期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打破学科壁垒;同时,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MDT门诊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多学科协作的方法和技巧,涵盖“体质辨识—代谢评估—中医干预—营养指导—运动处方—心理支持”全流程管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数字化助力患者全周期精准体重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手段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山西省中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在探索建设标准化体重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引入AI辅助决策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精准管理服务。
吕蕾介绍了AI系统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我们的AI系统基于大量的临床数据,能够为医生提供诊疗建议。例如,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识结果和代谢指标等数据,推荐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和针灸方案。此外,AI系统还包括智能辨证模块、方案推荐模块和风险预警模块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为了方便患者记录和跟踪自己的健康数据,山西省中医院还开发了患者端APP和医生端工作平台。患者可以通过APP记录自己每日的饮食、运动情况等数据,系统会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并给出建议。医生端则可以实时查看患者的健康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吕蕾表示,“通过这些数字化手段,我们真正实现了‘一人一方’的精准管理,每个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此外,在体重管理领域,构建上下协同联动的减重生态圈意义重大,而AI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薛晓明表示:“当前,我们正积极推进His系统升级。待联网地方医院后,地方减重患者的数据将实时上传至我们的系统。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分析,精准找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不科学环节。当然,与基层医院的联动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期望借助AI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现代医学理念,实现从肥胖管理向全面健康管理的重大跨越。”
在“体重管理年”持续推进的三年的背景下,山西省中医院对建设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有着明确的规划。薛晓明表示,“首先,人才是推动体重管理事业发展的关键,考虑到肥胖患者仅靠饮食控制不够,科学运动必不可少,但目前患者普遍缺乏专业指导。因此,医院未来将大力培养运动康复专业人才,依据患者不同身体状况,定制专属运动方案,助力患者科学减重。其次,2027年医院东山分院预计投入运营,我们计划在那里建立标准化肥胖康复中心,方便太原患者就近康复,外地患者也能带成熟方案回当地执行,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再次,作为山西省医联体组长单位,医院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与地县级医院联合,共享技术和管理数据,帮助基层积累经验、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构建覆盖广泛、标准统一的体重管理网络,让更多患者享受专业服务,推动全省体重管理事业迈向新的台阶。”薛晓明说。(记者 宫晓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