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把退休金给表弟,一分没给我,我没闹在父亲66大寿给他一份惊喜

分享至

“爸,我考上咱们市里最好的高中了!”

十六岁的李秀珠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地冲进家门,想第一时间和父亲分享这个喜悦。

正在看报纸的父亲李永强,只是缓缓地抬起眼皮,瞥了一眼那张鲜红的通知书,没什么表情地“嗯”了一声。

“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他放下报纸,端起茶杯,慢悠悠地说,“读得再好,将来还不是要嫁出去,成了别人家的人。有这个劲头,还不如多在家学学做饭,将来好伺候公婆。”

他看着女儿那张由晴转阴的脸,又补了一句:“可惜了,你要是个带把的,咱们老李家也算是有后了。”

这句带着叹息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了李秀珠的心里,从此,疼了很多很多年。

01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李秀珠已经年过四十。



她早已不是那个会因为父亲一句话就黯然神伤的小姑娘了。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名为“江州”的二线城市里,活成了父亲最不期望、却又最争气的样子。

她有自己的事业,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手下带着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是圈内小有名气的“拼命三娘”。

她有自己的家庭,丈夫何建伟是大学同学,在一家国企当个中层干部,性格温和,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阳光帅气。

她在江州市中心有自己的房子,不大,但温馨。她用自己的能力,给了家人一份安稳优渥的生活。

按理说,她已经不需要再去证明什么。

可是,横亘在她和父亲李永强之间的那道坎,却从来没有因为她的成功而消失。

父亲李永强,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大家长。固执、要面子,还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在他眼里,女儿再有出息,那也是“泼出去的水”。只有儿子,才是家族的根,是传承香火的希望。

可惜,他和妻子王桂英,只生了李秀珠这么一个女儿。这成了他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所以,尽管李秀珠每个月都给父母足够的生活费,逢年过节大包小包的礼物从没断过,但她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永远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态度。

“秀珠啊,你又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浪费钱。有这个钱,还不如自己存着。”

“工作别太拼命了,女人家家的,差不多就行了,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这些话,听在李秀珠耳朵里,从来不是关心,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对她所有努力的否定。

“你说你爸是不是有毛病?”丈夫何建伟不止一次为妻子抱不平,“咱们秀珠多给他长脸啊,他怎么就跟看不见一样?非得把那些钱拿去贴补那些不着调的侄子外甥,好像那才是他亲儿子!”

李秀珠也只能苦笑。

她不是不委屈,只是这么多年的委屈,已经磨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她早就习惯了父亲的偏心,也放弃了能得到他认可的奢望。

她对自己说,尽到做女儿的本分,问心无愧,也就罢了。

她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在一种微妙的、维持着表面和平的状态下,一直过下去。

直到那个能说会道的表弟张磊,重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

02

张磊是李秀珠姑姑家的儿子,比她小三岁。



在李秀珠的印象里,这个表弟从小就嘴甜,会来事儿,尤其会讨长辈的欢心。

他读书不怎么样,早早就辍学出去闯荡。这些年,一直在南方几个城市倒腾,具体做什么,谁也说不清。每次过年回家,都穿得人模狗样,开着租来的豪车,把牛吹得震天响。

今年,听说他在外面“发了财”,决定回江州发展。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名贵的烟酒茶叶,上门拜访舅舅李永强。

“舅,我回来看您了!”人还没进门,那亲热的喊声就先传了进来。

李永强一见自己这个宝贝外甥,那张平日里对女儿总是板着的脸,瞬间就笑成了一朵菊花。

“哎哟,小磊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他热情地把张磊迎进门,那亲热劲儿,倒真像是见到了亲儿子。

“舅,您看您,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张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熟络地给李永强递上一根高级香烟,“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准备在江州干一番大事业!”

“好!有志气!”李永强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男人,就该干事业!有什么需要舅舅帮忙的,尽管开口!”

“瞧您说的,我哪能麻烦您啊。”张磊嘴上客气,但眼珠子却转了转,“不过,我最近在考察一个项目,互联网金融,听说过吧?那可是未来的趋势!回报率高得很!”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张磊就唾沫横飞地,给李永强普及起了各种他听都没听过的“金融知识”。

一个个高大上的名词,把一辈子勤勤恳恳、只知道把钱存银行的李永强,唬得一愣一愣的。

一旁的母亲王桂英听得云里雾里,几次想插话,都被丈夫不耐烦地打断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从那天起,张磊就成了李永强家的常客。

他隔三差五就上门,不是陪着下棋喝茶,就是一口一个“舅”地请客吃饭。他把自己在外面听来的那套江湖说辞,包装成高深的“商业理论”,把李永强哄得心花怒放。

李永强彻底把这个外甥,当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家族未来的希望。

他逢人便夸:“我家小磊,那可不是一般人!有商业头脑,将来是要干大事的!”

李秀珠看着父亲那副被灌了迷魂汤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知道,要出事了。

03

不安的预感,很快就成了现实。

李永强开始陆陆续续地,把自己的积蓄,拿给张磊去“投资”。

一开始,只是几千一万的小数目。

张磊也确实“会做人”,每个月,他都会准时地,把一笔不大不小的“分红”,打到李永强的银行卡上。

“舅,您看,我就说这项目靠谱吧!这才刚开始,您投的一万块,这个月就分了八百!”张磊拿着银行短信,在李永强面前邀功。

李永强看着那实实在在到账的钱,更是对这个外甥深信不疑。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没能生个儿子,但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外甥替他“光宗耀祖”,也算是老天开眼了。

母亲王桂英心里不踏实,私下里偷偷跟女儿念叨。

“秀珠啊,你说这事……靠谱吗?我这心里,怎么老是七上八下的。”

“妈,您觉得天上会掉馅饼吗?”李秀珠的语气很严肃,“一个月利息8%,一年下来就是96%,巴菲特都不敢这么玩!这百分之百是骗局!”

“那……那你快劝劝你爸啊!那可是我们俩的养老钱啊!”王桂英急了。

“我劝得了吗?”李秀珠苦笑,“我一开口,他就会说我一个女人家懂什么,说我嫉妒张磊比我这个女儿跟他亲。”

话虽如此,李秀珠还是决定要跟父亲谈一谈。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养老钱,被骗子骗走。

她特地准备了很多关于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的新闻报道,在一个周末,回了父母家。

“爸,我有点事想跟您谈谈。”

“说吧。”李永强正在看张磊给他买的“商业内参”,头也没抬。

“是关于张磊那个投资的事。”李秀珠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客观,“我找专业的朋友咨询了一下,他那个模式,风险非常高,很可能是……”

“是什么?”李永强猛地放下手里的书,打断了她,“是想说他是骗子,对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让您谨慎一点。”

“谨慎?”李永强冷笑一声,站了起来,指着李秀珠,“我看你就是见不得我们老李家好!见不得你表弟有出息!”

“小磊是我亲外甥,他会骗我吗?他每个月都把分红打给我,一分不少!白纸黑字的银行短信,还能有假?”

“爸,那只是前期的诱饵!”李秀珠急了,“等您把大钱投进去,他们随时都可能跑路!”

“你给我闭嘴!”李永强勃然大怒,气得浑身发抖,“我告诉你李秀珠,小磊的事,就是我们老李家自己的事!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翅膀硬了,当了个什么领导,就比我这个当爹的还能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心里有数!用不着你来教训我!”

父女俩的谈话,再次以一场激烈的争吵,不欢而散。



李秀珠看着父亲那副被洗脑后,顽固不化的样子,心里一片冰凉。

她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早已挖好的陷阱。

04

矛盾的最高潮,在李永强办理退休手续后,彻底爆发了。

李永强在一家老国企干了一辈子,退休时,除了一笔不菲的退休金,还有一笔一次性发放的、高达六十万的企业年金。

这笔钱,是他和老伴王桂英这辈子最大的一笔积蓄,是他们后半生最重要的一份保障。

拿到钱的第二天,李永强就把李秀珠和张磊,都叫到了家里,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那天,李秀珠心里还存着一丝幻想。她想,父亲会不会是想通了,准备把这笔钱,好好地规划一下。

可是,当她看到表弟张磊那副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的表情时,她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饭桌上,李永强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一家之主的口吻,宣布了他的决定。

“我决定,把这六十万,全部交给小磊,让他去投资他那个大项目!”

“妈!”李秀珠惊得站了起来,看向母亲。

王桂英脸色煞白,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在丈夫威严的目光下,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无助地对女儿摇了摇头。

“舅!您放心!我保证,不出三年,这六十万,我就给您变成一百二十万!”张磊立刻站起来表忠心,激动得满脸通红。

“坐下!”李永强瞪了张磊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了李秀珠。

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冷漠和一种近乎残忍的决绝。

“秀珠,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他缓缓地说,“你肯定在想,我为什么要把钱都给小磊,一分都不留给你。”

“我现在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你是个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你现在有自己的家,有丈夫养着你,你不需要我这份钱。”

“但小磊不一样,他是我外甥,是我们老李家唯一的男丁后代!他现在要干事业,我这个当舅舅的,理应支持他!他将来出息了,我们老李家的门楣,才有光!我老了,走不动了,端茶倒水的,还得指望他!”

这番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刀子,字字句句,都扎在了李秀珠的心窝上。

唯一的男丁后代?

端茶倒水指望他?

她这二十多年来的付出,她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她逢年过节的孝敬,在父亲眼里,难道就一文不值吗?

就因为她不是个儿子,所以,她连被骗子欺骗的表弟,都比不上吗?

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愤怒,涌上了她的心头。

她想哭,想闹,想指着父亲的鼻子,问他一句“你有没有良心”。

可是,当她看到父亲那张写满了偏执和冷漠的脸时,她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

哀莫大于心死。

对一个装睡的人,你永远也叫不醒他。

她缓缓地坐了下来,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消失了。

她看着欢天喜地、正在给父亲画大饼的张磊,看着一脸愁容、却不敢反抗的母亲,再看看那个已经被虚荣和偏心彻底冲昏了头脑的父亲。

她异常平静地,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话。

“爸,这是您的钱,您有权利决定怎么花。”

她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

“您高兴就好。”

05

李秀珠那出人意料的平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永强本来已经准备好了一肚子的话,来应付女儿的哭闹和质问。可现在,他所有的准备,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使不出力气。

他看着女儿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心里反而生出了一丝莫名的烦躁和不安。

接下来的几个月,李秀珠真的就像她说的那样,再也没有过问过那笔钱的半个字。

她依旧每个月准时给父母打生活费,依旧每个周末带着丈夫孩子,回来看望他们。

她对父亲的态度,和以前一样,不亲近,但礼数周全。

她越是这样平静,李永强的心里,就越是没底。他甚至开始觉得,女儿是不是在憋着什么大招,等着看他的笑话。

而张磊,在拿到了那六十万之后,更是成了李永强身边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他用那笔钱,给自己租了高档的写字楼,买了辆二手豪车,整天西装革履,人模狗样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

他对李永强,也表现得愈发“孝顺”。

三天两头,就带着各种名贵的补品上门,一口一个“干爹”地叫着,把李永强哄得是心满意足。

李永强彻底沉浸在了这种被“儿子”崇拜和孝敬的虚幻幸福里。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把钱投给了外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李永强六十六岁大寿的日子。

按照老家的习俗,六十六,是个大寿,要好好操办。

李永强更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显摆一下自己的“宝贝干儿子”。

他在江州最高档的酒店,订了十桌酒席,把所有沾亲带故的亲戚,都请了过来。

寿宴那天,场面确实很风光。

张磊作为“主角”,穿着一身名牌西装,忙前忙后地张罗,俨然一副主人的姿态。

他给李永强,送上了一尊纯金的寿桃作为贺礼,引得满堂喝彩。

亲戚们也都围着李永强,奉承的话说了一箩筐。

“老李啊,你这福气,可真是羡慕死人了!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儿子’!”

“是啊,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吧!”

李永强听着这些恭维,喝着价值不菲的红酒,脸上红光满面,感觉自己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相比之下,亲生女儿李秀珠和女婿何建伟,倒显得有些冷清。

他们只是随了份子钱,送的礼物,也是很普通的按摩椅,在一堆浮夸的贺礼中,毫不起眼。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所有人都起身,端着酒杯,准备给老寿星敬酒。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秀珠,突然站了起来。

她端着的,不是酒杯,而是一个牛皮纸的档案袋。

她缓缓地,走到主桌前,走到了满脸得意的父亲面前。

整个宴会厅,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对奇怪的父女身上。

“爸,”李秀珠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祝您六十六大寿,生日快乐。”

她没有说太多祝福的话,只是把手里的那个档案袋,轻轻地,放在了父亲面前的转盘上。

“这是我给您准备的‘惊喜’。”

李永强看着那个普通的档案袋,又看了看女儿那张看不出表情的脸,眉头皱了起来。

“这是什么?”

“您看看,就知道了。”李秀-珠淡淡地说。

在所有亲戚好奇的注视下,李永强将信将疑地,拿起了那个档案袋,拉开了封口的线绳。

他从里面,抽出了几张纸。

当他看清纸上内容的那一瞬间,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这怎么可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