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除了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短暂的生育高峰外,此后出生人口一路下滑,甚至创下历史新低。
面对这一趋势,国家层面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从经济补贴到产假延长,从住房优惠到托育服务,可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直到最近,一项新的政策让不少年轻人纷纷表示:“这次,终于找对方向了!”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有感触——要让年轻人愿意生、敢去生,靠的不是“口号”,而是真正理解他们的现实难处。
![]()
国家为“催生”已经用尽全力
自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在生育政策上的步伐明显加快。
2021年,三孩政策正式推出,并配套了产假延长、住房补贴、教育支持等措施。各地政府也纷纷跟进,推出一系列“催生”政策,比如:
云南:二孩家庭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
:一次性发放1万元生育补贴;
济南、沈阳:对育儿家庭按月发放补贴,最高每月可领600元;
哈尔滨:为三孩家庭每月每个孩子补贴1000元;
湖北荆门:提供每月500元住房补助。
看起来力度不小,但对于一对年轻夫妇来说,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远不止于此——奶粉、尿不湿、早教班、医疗保险、学前教育……一项项加起来,几千块的补贴几乎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只是“补一时之急”,并没有真正触及年轻人生育焦虑的根源。于是,催促声越大,年轻人越退缩。
![]()
年轻人不想生,原因其实很现实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生育,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不想生”的,他们认为孩子会影响个人自由和生活质量;
另一类是“想生却不敢生”的,他们被现实的经济压力所困。
(1)不想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90后、00后这代人,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他们更加重视“自我实现”。对他们来说,婚姻和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
很多年轻人说:“我不是反对生育,而是不想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成为父母。”他们希望在事业稳定、心理成熟之后再去迎接孩子,而不是被社会绑架。
(2)不敢生:生活成本太高
房价、教育、医疗……一项比一项贵。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家庭来说,孩子不是“养得起”,而是“养不起”。
更让人焦虑的是,女性在生育后往往面临职场压力。
“请产假意味着升职无望”“生完孩子可能被边缘化”,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让很多职场女性望而却步。
可以说,年轻人并非“自私”,他们只是太清楚养育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官方新方案出炉,这次年轻人表示认可
这次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政策,是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过去,像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等项目,费用高昂,一次周期往往要花几万元,对许多想要孩子的夫妻来说,是沉重负担。
![]()
北京在2022年率先将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平均为每对夫妇节省约1万元治疗费用。如今,这一政策正逐步在全国推广。
这意味着,不仅不孕家庭的压力减轻了,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国家在“真心”帮忙。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多方面同步发力:
女性权益保护:怀孕期间不能随意解聘,产假结束后保障岗位稳定;
免费分娩服务:乡镇以上医院逐步推行分娩免费化;
育儿补贴扩围:更多中小城市开始发放长期育儿津贴;
发展托育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开设托育点,解决“没人带孩子”的难题;
取消社会抚养费:彻底减轻多孩家庭负担。
这些举措看似分散,但方向一致——不是简单地“鼓励生”,而是要“帮你养”“替你育”“助你稳”。这正是年轻父母最想要看到的改变。
提高生育率,根本还要从生活出发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孩子是一时的决定,但养孩子却是一场“长跑”。
要让年轻人有信心迈出第一步,就得先帮他们解决这些核心问题。
(1)让生活成本降下来
高房价、高教育支出、高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的最大障碍。
政府若能进一步规范房价、推动学区教育资源均衡、降低医疗负担,年轻人自然会有更多余力考虑家庭。
(2)让婚恋压力小一些
如今的婚恋市场充满焦虑——“没房没车不敢结婚”“结了婚还怕离婚”。
社会应该为年轻人提供更健康的婚恋引导,比如推动公益婚恋平台、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倡导理性婚恋观。只有让他们敢去爱,才会愿意承担家庭的责任。
(3)让育儿环境更友好
托育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
我身边很多妈妈都说,生二胎不是没钱,是没人带。
国家若能多建公立托育机构,企业能给予弹性工作制度,妈妈们自然会更安心。
(4)让教育与医疗更公平
年轻人最怕的,是孩子“起点低”。
只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家长才敢放心去生。
(5)让社会更包容,别再“内卷”
年轻一代被“996”“升学焦虑”困得喘不过气。 要想他们有勇气生孩子,就得让他们看到希望——生活可以慢一点,教育可以轻一点,幸福可以简单一点。
果妈寄语
提高生育率,不是喊口号、发补贴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不敢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知育儿的辛苦,也明白一个家庭的幸福,不仅靠爱,更靠制度的支持与社会的温度。
当一个国家能让年轻人不为生活焦虑、不为孩子担忧、不为未来害怕时,生育自然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愿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未来—— 孩子被温柔对待,父母被善意理解, 每一个愿意生、敢去生的家庭,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