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化中国行|外籍博主临汾行:探访陶寺遗址

0
分享至


10月16日,外籍博主们在山西省临汾市陶寺遗址“观象台”合影留念。 王文东 摄

10月16日,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8个国家的10位外籍博主走进山西省临汾市,实地探访陶寺遗址,感受其承载的古老文化魅力。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遗址,陶寺遗址意义非凡。它不仅完整呈现了 4000多年前的都城布局与礼制文明,更留存着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迹,为研究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实证。

“直到站在这里我才知道,眼前这座观象台,竟然是二十四节气的主要起源地。”乌克兰博主卡丽娜(Karyna Kovalevska)难掩激动,“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在这些石头间的移动轨迹,就能精确划分季节与节令,这太令人惊叹了。”

她进一步感慨:“这套知识体系既复杂又精密,很难想象在数千年前就已发展成熟。我真心敬佩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当日细雨朦胧,博主们纷纷驻足于观象台的观测缝与地平历标志物前。他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深入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观测日出确定节气、指导农时的智慧。

拥有物理学背景的法国博主米莲娜(Mathieu Mylene),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农业社会的深度关联尤为赞叹。她说:“古人能将天象观测精准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社会治理中,这种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是极为珍贵的成就。”

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内,科技赋能的文物展示方式让印度尼西亚博主Veldsen Yaputra印象深刻。他说:“借助数字技术,原本遥远的千年陶寺文明变得可触可感,这种体验非常特别。”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指导,山西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事业发展部主办的“中国古建看山西——外籍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于10月14日在太原启动。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朱兴鑫 丁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6925文章数 3713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