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大美界》独家专访原创
作者 | 杨杨杨
郭树忠教授的微信签名是“外科医生中的艺术家,艺术家中外科医生,医术=艺术。”
认识郭树忠教授8年多了,这位长江学者、亚洲第一例(世界第二例)换脸手术主刀医生、名满医学界的“中国器官再造第一人”、国际知名耳再造专家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
他曾在终南山租了一亩地,试图做一个隐士,但在半山茅舍里读《瓦尔登湖》的日子里,却很难像那本书的作者梭罗一样平静。当时53岁的他总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觉,最后还是放下锄头,又拿起了手术刀。
如今年过六旬的郭树忠教授,每天6~7小时都在手术室度过,在做手术。
郭树忠对《大美界》说:“将医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是我的毕生追求”。
1
30年“老公立”走向民营试验田
1962年生的郭树忠,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5至1996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等五所高校做访问学者,1996至1997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创面愈合实验室做博士后。
他曾到美国留学,在其留学期间已经开始接触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这个当时的新课题,回国后,他一直在致力于这个课题的研究。
2006年,时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的郭树忠,成功为一位30岁男性患者实施换脸手术的新闻震惊了整个中国医学界,这是当时世界第二例,亚洲首例“换脸”手术。
郭树忠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历任外科助教、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等职位,对人体体表器官修复与再造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造诣。
郭树忠研究创伤愈合机理修复方法多年,从耳、鼻、阴茎、阴道、手指等体表器官再造,到内镜整形外科领域,都具有很高的造诣。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等。
对于郭树忠来说,待的最久,感情最深的是西京医院,在这里一晃就是33年。
2015年冬天接到了被免除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职务的通知,上级的这个决定,并非是因为他犯了任何政治、经济、业务或者生活上的错误,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担任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已经16年,这太久了。
“当时毫无思想准备,感觉就像一位船长正驾驶着一条大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时候,被赶下了驾驶台,虽然仍在船上,但身份成了水手。”郭树忠说。
做了30多年的“老公立”,研究了半辈子的医疗技术,深谙体制内的种种束缚,卸任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之后,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郭树忠辗转不同的试验田。
以前,公立医院医生是“看不上”民营医院的,因为很多民营医院的大夫不能做教学和研究,行业内地位低,只能靠做一些小手术赚点小钱。
![]()
郭教授说:“医疗行业有时候就像江湖。”
如今,一些民营医院医生的收入已经渐渐赶超了公立医院的医生,而且由于在体制外,少了许多琐事和限制。很多医疗新技术出现了,民营医院可以即买即用,公立医院却还要通过层层审批,效率太低。
现在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也在关注他们,想知道这里究竟怎么样,一群名医“冒险”跳出体制究竟是否值得。
相较公立医院,医生与医院和科室的关系相对简单,没有政治学习或是其他杂事。科室与护理单元完全独立,科主任权力有限,只是组织医生一起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教学,另外参与医生学术方面的考核,对医生的医疗安全进行监控。
医生看门诊、做手术完全由自己决定,没有所谓三级检诊制度,没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这类职称,只有主治医师一个医疗头衔,教学医院有教授、副教授、讲师或者助教头衔,这些头衔有助于赢得患者信任,但与医疗本身无关。
2
专注造耳四十年
郭树忠说:“行医40多年,孩子们重获耳朵,便是我这身白衣最厚重的勋章。”
“上天疏忽了我的耳朵,但好在郭爷爷为我安上了。”“妈妈你看!新的!”重获了新耳朵的孩子们都喜欢抱抱这位亲和力百分百的郭爷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为他们种耳朵的郭教授,就像他们的再生父母。
如今作为和睦家整形美容首席专家,郭树忠每天都在与小孩们“打交道”。
“可能是因为我还不老,我的病人还需要我。”现在,郭树忠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先天耳缺陷的孩子,他说自己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给孩子做手术,“回想我这一辈子,仿佛就是由无影灯亮起来又灭下去的无数个片段组成的,给这些段落配色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小脸了。”
那些年龄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担心说“将来有一天郭教授要不干了,我的孩子找不到像郭教授这样的大夫”。
郭教授说:“医生仍然是一个值得热爱的职业,我得到的最大激励不是经济收入,也不是名声,而是来自病人和病人家属的那份信任。现在感觉身体很好,但是衰老时自然规律,也许过了若干年,我可能身体就没有现在好,我也肯定要真正的退休了。但没有关系,这套技术——我创造的技术,一定会传到后面去。我在培养我们的学生们嘛。”
郭树忠说他挑选学生一是要看天赋。“做耳朵还是比较难教难学的一个手术。全世界做的厉害的不超过10个。因为这个手术医术,一半是艺术。这是一个非常讲究塑形的手术。外形逼真,需要艺术方面的加持,这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我们每个人拿个笔都可以画出个像样的画来。”郭教授说。
第二个,即使有了天赋,也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要带花很长的时间来培养他们,才能够逐渐地积累经验,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郭树忠教授说:“我做耳朵的效果远超过了我的老师。我相信我的学生也会远超过我。”
3
整形外科之两翼
郭树忠骨子里还是那个多年不离手术台的大夫。他将专注力集中到了“耳朵”。一是为了集中精力,让业务精益求精;二是做了多年的耳部整形,他找到了“艺术家的成就感”,真正热爱上了这件事。
耳再造在五官整形项目中,被称为难度最大的贵族手术,因为耳朵形状最复杂,沟沟槽槽太多,只有少数医生可以做好。
郭树忠告诉《大美界》,耳再造手术要先从患者身上取出肋软骨和皮肤,然后自己亲手雕刻成耳朵的模样。“耳再造是一项医疗技术,也像是一门雕刻艺术,每次做出一个耳朵,会有做出艺术品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但对郭树忠来说,做医生的成就感又远不止于此,因为他每天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艺术品,而是活生生的人。
“一般的外科学都是按照解剖部位分的,心脏外科、脑外科,但是,整形外科不同,它是一个塑形的专业,不仅仅是要治疗疾病,同时要改变人的形态。”郭树忠说。
整形外科的治疗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修复重建。没有鼻子的造鼻子,没耳朵的造耳朵,没有生殖器的造生殖器,没有手指头造手指头;还有一部分是美容外科,比方说双眼皮、眼袋、隆鼻、隆胸、除皱这一类的手术。任何的医生,外科医生做手术都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这叫医术。
在郭树忠看来,不论是修复重建手术,还是美容外科手术,实际上都是一个形态的重塑。
“整形外科,它是一门艺术。普通的艺术家,是用泥土和石块进行雕塑呀,来做艺术品的处理。整形外科医生,是对人体组织进行形体的重塑,需要精湛的技术。与此同时,医美医生需要非常好的美学素养,这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审美的能力,一个是做艺术创作的能力,就像美术方面的能力一样。”郭树忠说。
所以,一台好的整形外科手术,既有精湛的技术,又有很好的艺术素养。把两个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需多积累,互相影响。
当医术和艺术都能做到位了,才能成为一位真正好的整形外科医生。
谁是你眼中的中国医美泰斗?留言滴滴《大美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