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打分,我们何以确认自己的价值?
晚上,和孩子小C并排躺着聊天。
她突然转过身,眼睛亮晶晶地问我:“妈妈,满分100分,你给我打几分?”
“120分!”我毫不犹豫,“因为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小孩。”
她的脸颊瞬间绽开一朵花,藏不住的开心:“我给自己打100分!那你给妈妈打多少分?”
“一亿分!”她大声喊,“你是全世界最最最最好的妈妈!”
我心里一暖,然后她:“那……妈妈给自己打多少分?”
“90分吧!”她非常惊讶:“为什么?”
“因为妈妈有时会控制不住情绪对你发脾气,偶尔睡过头还害你迟到……”
我的话没说完,她就抢着说:
“发脾气很正常呀,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睡过头也没事,那是因为我们晚上聊天太开心了!”
那一刻,我被她彻底疗愈了。
从一个被爱得很满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了“接纳”最生动的样子:她对自己满意,因而也对世界宽容。
我们这代80后,大多在“要谦虚”的教导下长大,习惯盯着自己的缺点,总觉得“我不配”、“还不够好”。可小C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从来不需要你够好才配得到。
它无条件,所以才有力量。
第二部分:问钱,我们为何远离了生活本身?
另一天,小C举着一张百元钞票,问我:“妈妈,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都喜欢这张红色的纸?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张纸呀。”
我试图解释:“因为用它可以换我们需要的东西呀。”
她说:“可是人没有钱也可以活得很好啊。我们有种子,就能种出粮食;我们养鸡,就能吃到鸡蛋。我不明白!”
是呀,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土地,跑到城市里,为这张纸和用来睡觉的房子辛苦一辈子呢?我怔了一下。
一个孩子的天真发问,像一束光,照进了成年人习以为常的盲区。
是啊,我们从自然中来,却活成了一座座移动的“仓库”,忙着囤积,却忘了享受阳光、清风与陪伴这些生命原本慷慨赠予我们的免费盛宴。
坦白说,我也喜欢钱。但孩子的问题让我分清了两件事:
“匮乏”是口袋里没钱,而“匮乏感”是心里缺了一块,总以为要填满更多外在的东西,才能获得安全。
我们拼命追逐的,有时并非生存所需,而是为了填补内心那个“不够好”的黑洞。
谢谢我的孩子,她是我最好的老师。
她让我懂得:先给自己打一百分,全然地接纳这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来,而后,才能创造出丰盛的生活。
当我们内心的“匮乏感”被爱填满,我们与金钱的关系才会变得健康、松弛而有力。
愿我们都能活得像孩子一样,既敢给自己打一亿分,也拥有将金钱视为寻常物的智慧。
与自己和解,放过生活。
作者:Lindsay刘莹,985管理学硕士,本科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天津大学,80后军嫂,全职妈妈,保险经纪人,心理咨询师,巨蟹座,爱读书爱思考,家有女宝,我俩都是书虫。传统文化,颂钵疗愈,亲子英语,小众目的地旅行、自驾游爱好者,每年精读24本书的第5年……
买保险/卖保险咨询/心理咨询:18920218832微信、电话同。加我请备注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