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这条的时候,可能刚在韩剧里看见一张汉字春联,下一秒就刷到朝鲜新闻说“我们不用汉字”。
![]()
别急着站队,真相是——这两家都在偷偷练同一套字,只是一个把灯打开,一个关灯练。
![]()
我去年在首尔南山下的旧书店翻到一本2002年的韩国小学汉字课本,封底印着“仅供教师参考”,老板用塑料袋包了三层,结账时压低嗓子说“别在地铁里看”。
同年,脱北者把U盘塞进我手里,里面是平壤国际学校三年级孩子的听写纸,写满“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字迹比我还端正。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汉字在半岛不是文化,是保险柜密码。
![]()
韩国企业先绷不住。2022年三星一份对华合同把“冷冻”写成“冷东”,直接赔掉五亿韩元,老板把起诉书摔在教育部桌上——“小学生不会写‘解冻’,你让他怎么混饭吃?
”于是2023年汉字选修课悄悄回巢,不宣传、不强求,家长却连夜给补习班送钱,怕孩子输在“识货”上。
有趣吧,十年前他们烧汉字牌位最起劲,如今一边骂“汉字殖民”,一边把“必”“胜”纹在儿子手臂。
![]()
朝鲜更绝。
官方文件清一色谚文,可干部手机里的“红星3.0”系统自带手写识别,画个“马”字立刻跳出“千里马运动”模板。
我在丹东口岸见过朝鲜贸易代表,酒过三巡他掏出一本泛黄《千字文》,说“我们得看懂中国设备说明书,不然发电机罢工,平壤就得开手电筒”。
![]()
汉字在他们那儿是夜行衣,白天脱下来,夜里套上去,谁也不敢点灯,却人人摸得清纹路。
最魔幻的是防弹少年团。2023年专辑封面用草书“兴”字,韩国粉丝怒骂“背叛国文”,中国粉丝秒空周边,三天后公司补发声明“那是艺术符号不是汉字”。
同一周,朝鲜牡丹峰乐团唱《爱我中华》,背景LED打出隶体“中朝友谊”,外媒追问,发言人摊手“那是图形,不是文字”。
![]()
你看,两边都学会同一招:把汉字当emoji用,需要时点亮,不需要时关机。
所以别再问“到底废没废”。
汉字在半岛就像地下水管,地面铺着柏油,下面依旧哗哗流。
![]()
韩国让它变成补习班暗号,朝鲜把它做成干部暗网,我们隔着屏幕吃瓜,却忘了自己也在这条水管上接了一杯——你手机里的“韩文输入法”偶尔跳出汉字联想,就是证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