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年磨剑!恩施硒产业冲击两千亿

0
分享至


恩施鹤峰木耳山茶园(吴书琴 摄)

金秋十月,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恩施——10月18日至21日,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将盛大启幕。

这场年度硒产业盛会,既是恩施硒资源的全球亮相,更是恩施打造千亿硒经济版图的生动实践。

作为大自然馈赠的“硒之宝库”,恩施拥有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等独特资源,“世界硒都”实至名归。

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

牢记殷殷嘱托,恩施州砥砺前行。举全州之力加快硒科技研发、硒产业打造、硒产品出山等工程,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跨越。

2024年,恩施硒产业综合产值达1016.94亿元,10年增长了近三倍,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州硒产业综合总产值达到540.4亿元,同比增长26.16%。

站上新起点,恩施加快向“全国硒产业高地”迈进,奋力冲刺硒产业综合产值2000亿元目标。

顶层设计做好绿色引领——

恩施硒品矩阵扩容

长江入鄂第一站、清江发源地,恩施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居全省首位。

含硒土壤617.2万亩、土壤硒均值0.76毫克/千克,土壤含硒量之高已探明为全国之最。

农产品绿色、有机、含硒,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等种植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坐拥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乘数效应?恩施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在绿色产业上做示范,立足优势、因地制宜突破性发展富硒产业。

2022年以来,恩施州相继出台相关规划和方案,明确硒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与富硒相结合,构建“1+8+N”新发展格局,为硒产业划定清晰的发展路径——“1”即打造全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恩施硒物”,“8”即围绕“茶烟菜药果畜粮蜂”8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N”即企业产品品牌,推动县市差异化发展。

顶层设计的精准布局,推进恩施硒品持续扩容,各县市多点开花。

恩施州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狠抓茶叶精细化管理、低产老茶园改造与产品质量管控,建成有机茶叶绿色、有机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0.7万亩,带动百万人吃上茶叶饭。宣恩县、咸丰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富硒白茶县,鹤峰县捧回“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金字招牌,利川市“生耕甘露”茶园成为全国首家获国际有机农业最高标准体系德米特认证的有机茶园……恩施硒茶,香飘四溢。

富硒土豆成绩斐然。2022年“恩施土豆”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3年成为中国马铃薯地理标志十大品牌,2024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崛起百亿产业链。

“一红一绿”迈上新台阶。恩施市培育出蓝焙、立早、花枝山等一批大型茶企。利川市组建利川红产业集团,开辟抱团出海新路径;建始县硒食品原料基地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宣恩县的富硒蔬菜“飞”上香港市民餐桌……

一方水土一方味。如今,恩施州已创建25个富硒产品生产核心区(示范基地),形成“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黑猪”等硒品矩阵,成功注册40件涉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富硒、富有机硒产品认证证书28份,富硒茶叶产业、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硒产业迈向更高端——

四年高新企业数量增长10倍

资源变产业,转化是关键。

从前,恩施硒产品只有茶叶、土豆等初级农产品。如今,硒肽片、硒饮品、硒牙膏等产品层出不穷,已覆盖硒食品加工、硒微生物应用、硒日化用品、硒肥料研发、硒饲料生产等多个细分领域。

资源转化靠科技,产业增值靠创新。

堇叶碎米荠,俗称“野油菜”,是植物界的“聚硒之王”。

此前,如何将无机硒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硒,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直到在恩施找到堇叶碎米荠。

但该植物难以人工种植,提取有机物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恩施州农科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种质资源研究与精深加工攻关,不仅实现堇叶碎米荠“家种”突破,还成功提取硒蛋白,让这一野生硒资源走向市场化生产。

在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由堇叶碎米荠、甘蓝等植物提取而成的原料,通过混合、制剂等工艺,制成固体饮料和压片糖果,顺着生产线自动称重、封装。该公司持续研发植物硒蛋白、植物硒肽等系列产品,已开发出富硒精深加工产品百余种。

如今,德源健康、中硒集团、硒谷科技等一大批涉硒高新技术企业在恩施州落户,成为硒食品精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2024年,恩施州涉硒高新技术企业达377家,数量是2020年的十倍,增速之快令人惊叹。

科技的注入,让恩施硒产业不断解锁高附加值密码——

2020年,恩施硒圣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张富有机硒产品认证证书,恩施州富有机硒产品有了“身份证”。

2023年,湖北硒庄王食品有限公司拿到恩施州首家营养强化剂硒蛋白食品生产许可证,硒蛋白生产有了“身份证”。

2024年,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超聚硒专利菌株完成全省首个太空涉硒育种试验,筛选出超强硒耐受及逆境生存能力的富硒益生菌,提升堇叶碎米荠的聚硒效率……

如今,恩施州已建成国家级硒科创平台6家、省级平台12家、省级涉硒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省级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19项,发布州级地方标准67项,现有涉硒国家发明专利314项,国际专利2项。

硒科技日新月异,硒产业含“新”量十足。恩施硒精深加工正从硒初级加工产品向特医特膳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中间体等大健康领域延伸,实现从上游原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覆盖。

不遗余力搭平台、拓渠道——

恩施硒品走向世界

市场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摩洛哥当地时间8月23日,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三轮签约后,鹤峰县拿下2400万美元的订单。

宣恩椒园镇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基地,硒菜薹等蔬菜分拣打包后,48小时便出现在香港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端上港澳市民的餐桌。

中药材出口东南亚、“鹤典硒泉”打入美国市场、藤茶企业亮相墨尔本澳中博览会……

“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恩施州大力推进“硒产品出山、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蔬菜进港澳、中药材进东南亚、藤茶进澳洲、矿泉水进中东”(即“三出四进”)等特色富硒农产品出山出省出海,聚力打造“恩施硒品、全球共品”的湖北“义乌”。

2014年,恩施举办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为期4天的展会,吸引了全国365家企业、5000多个产品参展。

首届“硒博会”的成功举办,打通了对外展示的窗口,恩施以硒链接世界。

搭乘硒博会快车,参展企业从“头回客”变“回头客”,再到“常驻客”的故事不断上演。除了本地企业越来越多外,外省企业也成为“常客”:安康龙王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连续四年参展,安徽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带着深耕30年的硒酵母产品多次亮相……越来越多的企业邀约合作伙伴抱团参展,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亮相,在硒博会的大舞台上,恩施州内外企业深度合作,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中共同探索硒产业新蓝海。

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副主任魏凯表示,恩施已成功举办9届硒博会,吸引近4000家企业,近3万个产品参展,累计签约招商项目、达成采购协议近800个。硒博会成为传播硒文化、销售硒产品、展示硒产业、推进硒研究的国际性展会。

为进一步提升硒品知名度与影响力,恩施州搭建各种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立体推广体系,持续擦亮世界硒都金字招牌。

线下开展“硒科普宣传进百城”等活动,建设南京瑞源硒展厅、武汉东湖高新区·世界硒都(恩施)体验馆、世界硒都硒科普城市馆(利川)等硒科普馆,组织涉硒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线上与“硒希优选”“恩职甄选”等多个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启动“云上硒博会—富硒产品电商选品大会”;依托省级“千企百展出海抢订单”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一红一绿”、恩施硒土豆等专卖店(体验店)开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出口创汇同比增长198.5%,增速居全省第二。

站在第十届硒博会的新起点,恩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奋力从武陵腹地迈向全国硒产业高地,让“硒望”田野结出更多富民强州的硕果。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李剑军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支点财经 incentive-icons
支点财经
湖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平台
1597文章数 8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