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家礼中的成人礼仪式
![]()
以窑火淬炼建盏隐喻人生哲理
![]()
光影效果与水舞台相得益彰
![]()
《天心一念》歌舞表演
![]()
朱子在雨中明悟“理一分殊”要义
![]()
仲秋时节,崇阳溪畔,三十六名舞者身着宋代传统服饰缓步前行,礼乐声在武夷广场上回响——这是《月映武夷》朱子礼乐大典的序章。当舞者排成六行六列,踏着鼓点迈出整齐划一、庄敬中正的舞步,朱熹笔下“礼者,天理之节文”的抽象概念,变得具象可感起来。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朱子理学是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丰厚宝藏,如今,这里正以“物化、活化、教化”为核,在丹山碧水间勾勒出一幅古今交融的宋韵长卷。
今年5月伊始,山水史诗《月映武夷》公演,揭开神秘面纱。从山水哲思到研学究理,演出巧妙地将朱熹生平事迹与武夷山水、非遗元素融合,以独有的文化味、穿越感、沉浸式体验,探寻朱子理学真谛。
君且看,八百年的文脉,正顺着礼乐钟鼓声、九曲棹歌声、琅琅读书声,流淌在每一位游客的眉间心上。
礼乐大典,宋风传新韵
龙鱼游走,舞袂翩跹。
黄昏时分,武夷广场人潮涌动,古代用于祭祀、规格崇高的“六佾舞”庄重而恢宏。随着“礼承千年,乐传古今”的诵词响起,庄严的朝圣仪式重现传统礼制,生动诠释着儒家所推崇的秩序与仪式感。
8月底,《月映武夷》新增“朱子礼乐大典”暖场。在演出前半小时,以别出心裁的广场秀,让八方游客沉浸于武夷山水与人文的碰撞中,近距离触摸朱子文化的深厚脉络。
从朝圣仪式展现的“敬”与“诚”,到“文公颂”的磅礴回响,朱子学说的内涵借着一幕幕饱含深情的演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在现场的“晨昏定省”体验区,礼仪导师细致示范拱手躬身的角度、问安语的声调,观众们认真模仿,感受“敬亲”之诚;
“宴饮礼序”区,传统食案与餐具有序陈列,观众分组体验传统宴饮礼仪,聆听席间“长幼席位”“食不言”等礼序讲解;
“长幼揖让”通过情景卡片引导观众参与互动,理解礼仪背后“守正”之道;
不远处,“半亩方塘”体验区,以朱子经典意象为核心的礼射、投壶、蹴鞠等环节同样引人驻足……
从“观光旅游”到“深度体验”,寓教于乐的多元化互动,让传统文化成为可触可感的生活实践。“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传统礼乐,从心底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文化厚重感。”带着孩子观演的王女士感慨,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古籍里的文字跃动于当代生活。
科技赋能,山水入画屏
月映武夷,理韵流光。
闽北的水,从来浸润着千年文脉的香。走进《月映武夷》剧场,环形水幕如宣纸般徐徐铺展,朱熹手书“月映万川”四字浮现,近一万立方米清水在光影流转中,熠熠生辉。
科技为笔,山水作墨。当机械舞台沉入碧水,光影散作星河,《九曲棹歌》诗中场景再现。一群舞者化身白鹭轻盈起舞,她们踮起脚尖掠过碧波,舒展双臂似展翅云海,仿若朱熹眼中的武夷胜景跃然眼前。
长45米、宽10.3米罕见比例的运用,让台口化作东南奇胜长卷;4块IMAX屏幕大小的LED屏将其环绕,构成270°巨大投影面,将观众的余光都悉数捕捉;而全智能多功能水舞台,能够在一秒间由地面切换为一汪碧水。
演出以朱子文化为哲学内核,分为月映万川、鉴天、叩山、家礼、悟心、万川归一等篇章。借助水幕、数控、光影等科技赋能,将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语言和视觉影像、舞台装置等技术手段融为一体。
从舞美对平行透视布景的反复推敲,到视觉运用裸眼3D技术打磨画面;从演员七星面妆考究设计,到龙鱼等舞台道具艺术制作;从不同篇章的色调与内涵呼应,到音乐与光影配合渲染气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山水入画屏”的匠心。
“我们要用最现代的方式、最科技的手法,呈现最传统的文化、最艺术的内容。”总制作人萨迦多吉希望,让观众通过一台戏,了解这方山水与朱子理学之间的渊源,“当观众走出剧场以后,再看武夷山水,能品出更厚重的文化内涵。”
研学课堂,知行汇古今
胜日寻芳,源远流长。
从亲子游的欢声笑语,到研学团的求知目光,再到外国友人的惊奇赞叹,自开演以来,《月映武夷》便凭借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感,成为青少年感悟朱子文化“活着的课堂”。
“以前知道朱子是在课本里,背过他的诗,却不知他是怎样的人,看完演出我想去五夫镇,看看朱子生活过的地方。”演出落幕时,15岁的杭州学生陈雨桐意犹未尽,文化认同感在她心中拔节生长。
如何以朱子文化为钥匙,解锁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密码?《月映武夷》给出生动注解——
白鹭翩跹,山水交融,是少年朱熹仰观宇宙之大,初识“天理”的浪漫想象;
建盏曜变,光影流转,是青年朱熹叩山求学,壮游天地,历经“人生如盏”的烈火锤炼;
九曲悟心,傩舞翻腾,是老年朱熹携众书生踏歌求索,在风雨中明悟“理一分殊”要义的豁然开朗。
70分钟的光影盛宴将哲思揉进演出,观众跟随朱熹的视角观山川、悟天理,见证建本成形、建盏曜变,欣赏神秘傩舞、热闹龙鱼戏,沉浸庄重的加冠及笄之礼,在身临其境的观演中,完成一场从“看山看水”到“见天见地见自己”的文化对话。
借朱子之眼看武夷、朱子之足行武夷、朱子之心悟武夷,演出成为深度研学最好的载体,每一道水波皆是“理一分殊”的具象表达,每一块丹霞岩壁都成为千年文明的书页。
“整场演出让人感动,亦充满启发。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一点一滴中得到人生启迪。”知名主持人蒋昌建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筱惜
(本版图片由张筱惜、罗光耀、张行健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