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也发现了,我国人口在逐渐减少。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适婚年龄人口生育率低迷,小学入学人数递减,很多地区的学校都“消失”了。
根据各地区入学数据看,我国小学入学人数,正在以每年200万的数量下降。今年是1400万,明年是1200万,后年将跌破1000万。
有人说这是坏事,代表着人口老龄化来了。但对于教育来说,是好是坏还不一定,但即将迎来教育改革的契机,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
好事坏事?教育迎来改革契机:学生以每年200万递减
从现在的入学情况来看,因为前些年的二胎政策,小学生数量还是可以保证的。但保证的基本都是城市里的小学,很多小学甚至出现了,学生太多,校区不够用的情况!
但看乡村小学,停止招生,联合并校是常态。广东省一位宝妈表示,她们那里光是一个区,就注销了26家小学。
![]()
东北地区,是全国生育率最低迷的地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小学学校数量,减少了一半,接近6800所。
这个数字,看起来触目惊心,而实际上,这次的教育改革,对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这些地区的家长,条件允许,教育理念先进,就会想办法把学生送到南方去。所以,未来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小学,入学率会更加严峻。
![]()
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偌大的学校,没有那么多学生,那么是不是还要这么卷呢?我们应该需要,衍生出新的教育模式,来适应新的人口基数。
于是,走班制开始实施,目前率先实施的地区,是北京和上海,深圳也会很快加入进来,如果合适,全国性推广,也只是时间问题!
什么是走班制?
走班制的教育模式,有点类似于西方的自由式教育。未来,学生上学的时候,只有年级,没有班级。
![]()
简单来说,就是像大学上课一样,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不动,老师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中小学实施的走班制,还没有那么先进,只是个雏形。一位北京的家长表示,孩子现在3年级,目前体育和艺术类课程,都已经实施走班制了。
家长们可以将这种模式理解为,学生未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上什么课,不上什么课。
![]()
写出《百年孤独》的伟大作家马尔克斯,数学从来都不及格,仍然不能阻止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走班制,更有利于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喜好,定向培养。就算在一门学科里,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在每节课下课之后,背着书包,去奔赴自己的下一堂课。每间教室,都是固定学科老师的主场。
![]()
这样可以保证,数学课上,有各种几何图形,逻辑思维分析导图。化学课有各种试验器械,化学元素,增加教学特色,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环境。
教育变革下,家长应该做什么?
家长要做的,就是完成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基础科学的生存知识和本事。不要局限于数理化,培养兴趣爱好。
![]()
未来的路,比现在是好走还是难走,还有未可知。但未来一定是充满了创造和新鲜的世界,培养学生融入这个世界的能力,很重要。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