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的排骨咬不动,我饿。” 上海小学生朵朵的一句话,让无数家长破防。当家长们扒出孩子餐盒里的 “骨头照”—— 几根光秃秃的排骨裹着浑浊酱汁,连肉星都找不到时,没人能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 “午餐吐槽”,竟撕开了一个覆盖 500 所学校、50 万孩子的校园餐黑幕。
![]()
更让人心寒的是,那些喂给孩子的过期冻肉、带虫虾仁,不是偶尔失误,而是持续 10 年的 “常态”;那些家长们 3 年的投诉举报,不是没人看见,而是被层层利益 “压了下去”。
一、孩子的 “呕吐物”,换不来一句真心道歉
9 月 15 日,上海多所小学的家长群炸了锅。有家长晒出孩子的肠胃炎诊断单,有家长拍下餐盒里爬着小虫的虾仁,还有孩子哭着说 “虾仁是臭的,老师让我们闭着眼睛吃”。
![]()
可面对家长的愤怒,涉事企业绿捷的操作堪称 “教科书级甩锅”:
- 第一时间删除所有食材溯源记录,对外宣称 “虾肠外溢,只是泥沙”;
- 威胁分餐员工 “敢说出去就开除”,甚至销毁 211 所学校的同批次原料;
- 面对 “过期 540 天冻肉” 的质疑,始终避而不谈,只说 “符合行业标准”。
而监管部门的回应,更像一场 “慢动作表演”:
- 9 月 18 日,上海市教委说 “一周内出检测结果”,却把重点放在 “虾仁有没有沙”,对过期肉只字不提;
- 直到 9 月 23 日,在央媒追问下,才通报 “绿捷被立案,负责人被抓”,可对于 “为何问题企业能中标 10 年”,依旧含糊其辞。
有家长愤怒地说:“我们的孩子吃着过期肉呕吐,他们却在办公室里写‘安抚文案’,这不是装睡是什么?”
二、10 年垄断背后:谁在给 “黑心企业” 递保护伞?
![]()
绿捷的 “底气”,从来不是靠 “良心”,而是靠三条见不得光的 “利益链”:
1.“自家检测” 造假,过期肉变 “合格餐”
网友深扒发现,负责绿捷食材检测的公司,老板竟是绿捷创始人的亲妹妹!这种 “左手生产、右手检测” 的操作,让冰冻 540 天的牛羊肉,也能轻松拿到 “合格报告”。更讽刺的是,这家检测公司还曾给多所学校出具 “食材安全证明”。
2.资本撑腰垄断市场,投诉再多也不怕
绿捷背后站着知名资本,2018 年斥资 12 亿入局校园餐。靠着资本力量,它拿下上海 16 个区的供餐权,即便 2024 年因健康权纠纷被起诉,今年 8 月仍能中标 27 所重点学校项目。有知情人透露:“每次招标,绿捷的报价都‘刚好比第二名低 1 块钱’,明眼人都知道有问题。”
3.学校与企业绑定,家长连 “说不” 的权利都没有
上海多所学校实行 “强制供餐”:禁止学生自带午餐,想例外必须提供 “营养不良证明”。有校长私下坦言:“供餐按人头结算,孩子不吃,学校要被扣钱。” 更让人愤怒的是,长宁区某小学还搞 “双重标准”—— 老师吃现炒小锅菜,学生吃预制冻品,完全违背 “师生同餐” 的规定。
三、全国家长的焦虑:如何不让 “绿捷” 再换个名字回来?
绿捷被查了,市属国企接管了,但家长们的焦虑并没有消失。有家长说:“今天是绿捷,明天会不会是‘红捷’‘蓝捷’?只要监管漏洞还在,孩子的午餐就永远不安全。”
其实,守护孩子的餐桌,从来不是 “等官方解决”,而是家长要主动争取这 3 件事:
1.要求 “溯源透明”:每周让学校公示食材采购记录、检疫证明,发现过期食材,直接拨打 12315 举报;
2.组建 “家长监督组”:轮流去学校食堂、配餐车间检查,看食材储存是否合规,加工过程是否卫生;
3.拒绝 “强制供餐”:如果学校餐食持续有问题,联合家长向教育局申请 “自主供餐”,让孩子能吃到家里的饭。
深圳、哈尔滨等地已经做出了榜样:深圳让家长每月突击检查配餐车间,哈尔滨请家长当食堂厨师,这些做法让校园餐真正 “阳光化”。
四、孩子的餐盘里,藏着最不该失守的底线
前调查记者邓飞说:“你们家的孩子,也吃这样的骨头吗?” 这句话,戳中了全国家长的痛处。
![]()
我们总在谈论 “教育公平”“名校资源”,却忘了教育的底线,就藏在孩子的餐盘里。当学校一边教孩子 “要诚实、要勇敢”,一边对问题餐食 “视而不见”;当监管部门一边喊着 “守护孩子健康”,一边对利益链条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家长放心?
现在,上海部分学校终于开始让家长 “试吃午餐”,但有家长发现:试吃日的菜品全是新鲜现做,转天就变回冻品。这种 “应付式整改”,比不整改更让人寒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孩子的学校午餐,有没有出现过 “骨头多、肉少”“食材不新鲜” 的情况?遇到这种事,你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一起为孩子的餐桌安全发声 —— 他们的健康,容不得半点敷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