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62岁的王大叔又一次被嗓子里的“异物感”惊醒,看似平常的清晨,却让他如同坐在针毡。起初,他以为只是简单的“上火”,忍着嗓音沙哑、干咳,甚至嗓子疼了十几天。
妻子劝他去医院,他总觉得没必要:“老毛病,扛扛就过去了。”可当连续几周后,咳嗽反而加重,嗓子始终像卡着东西,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这真只是“普通咽炎”吗?
![]()
很多像王大叔一样的中老年人对早期的“小问题”往往不以为然,却没意识到,这些喉咙上的异常感受,极有可能是肺癌发出的第一个求救信号!
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年报2022》显示,肺癌依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更令人心痛的是,早期信号常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咽炎而被耽误,不少患者等到确诊时,疾病已悄然进入晚期。
那么,肺癌“最早的声响”究竟隐藏在哪些平常琐碎的喉咙症状里?如果你或身边的人也曾忽略这些异常,本文你一定要看到最后。
喉咙上的“小警告”,为何是肺癌拉响的第一道警钟?
肺癌早期表现常常隐蔽而不典型,多以持续性干咳、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等症状率先出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指出,大约45%早期肺癌患者曾有“慢性咽炎”样的不适,但往往被误诊、忽视。
为何肺癌信号会出现在喉咙?
肺部和喉咙密不可分,呼吸系统的“总开关”就在咽喉。肺部出现病变后,气道受阻,肿瘤可能压迫或直接刺激支配声带的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部分肿瘤分泌物或炎症反应,还会造成长期干咳、喉咙卡异物感。医学数据显示,声音变化、嗓音嘶哑是食管、肺部恶性肿瘤的早期高危信号,约有27%的肺癌患者以“喉咙症状”首发。
![]()
有的患者(如王大叔)遇到持续两周以上的嗓音异常或咳嗽,且无感冒、咽炎病史,却下意识买点含片、喉宝敷衍了事,“拖”成了最危险的隐患。
喉咙出现的哪些异常信号,尤其值得高度警惕?持续性声音嘶哑:不是偶尔说多了哑,而是持续两周或更久未见明显好转。咽部异物感:总觉喉咙有东西卡着,清嗓、喝水无缓解。
顽固性干咳:没有流感、感冒,却持续性干咳,甚至夜间加重。喉咙痛且反复: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咽喉痛时好时坏,反复难愈。伴随咳血或带血丝痰:虽不多见,但若有出现,需立刻就医。
![]()
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上述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未改善,或伴随消瘦、胸闷,应怀疑肺部疾病包括肺癌。早诊优势巨大:肺癌早期5年生存率约为56%,而晚期不到10%。
肺癌早期,身体还会有哪些“悄悄发生”的变化?
除了喉咙的信号,肺癌会在身体其它环节悄然留下痕迹。呼吸困难或气促: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上楼梯时胸闷明显。胸痛:肿瘤长大后影响胸膜或神经,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和肩部。
体重明显下降、容易疲倦:在无减肥干预下,短期内大幅消瘦,整日乏力无精打采。反复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总是反复,且恢复慢。
![]()
需强调,这些症状若与喉咙问题同时出现,需警觉可能为肺癌的综合信号。但也不能“一症断癌”,仅凭症状不能直接诊断,详细检查不可忽略。
肺癌的“幕后黑手”,我们能否主动规避?
吸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指出,80%以上的肺癌病例与长期吸烟密切相关,吸烟者肺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3倍。香烟中的上百种致癌物经年累月损害气道黏膜,是癌变的最大“帮凶”。
二手烟与“被动吸烟”风险同样巨大,家庭成员吸烟、公共场合暴露,也会显著提升肺癌发病率。
![]()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石棉、铍、染料、油漆)和空气污染,也被证实明显增加肺癌风险。
厨房油烟暴露;也是中老年妇女肺癌高发的重要推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长期高浓度油烟环境,女性肺癌发生风险提升48%。
遗传与慢性病史:如有明显家族史、自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等,需警觉自身风险。
科学预防与及时就医,才是远离肺癌的最佳策略
坚决戒烟,远离烟草。如果有吸烟史,尽早下定决心说“不”。避免二手烟环境,家人朋友共同努力建立无烟家庭。厨房使用抽油烟机并及时维护,减少油烟暴露。做好雾霾天防护,外出佩戴口罩,重污染天气避免剧烈户外活动。
![]()
关注家族病史,有肺癌或慢阻肺史人群。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体检,这是目前早期发现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旦出现前述喉咙或呼吸系统异常症状,超过两周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排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