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海门包场镇 有个极其普通的小村 ——模范村,然而据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回忆,这个村名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由一个威名远扬的除奸小组而得名,更 是海门首个以个人荣誉命名的村庄。
1941年春,共产党员陈国涛受上级党组织派遣,来清凉乡第八保 宝山村 (现包场镇模范与友谊村一带),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当地青年张来勇、徐有纯为共产党员(地下党),发动群众镇压汉奸、地痞流氓,对外打击日本鬼子,对内搞二五减租、组建锄奸组 (河北组),由徐有纯任组长,邵海元、邵金坤、邵继光、徐志连、徐海仁、朱长勇等13人为组员,年龄最小的张周和才15岁, 以几把匕首为武器。
1942年初,日本侵略军占据通东地区,在包场、六甲等镇据点修筑了碉堡,经常下乡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汉奸、地痞为虎作伥,残害人民。
![]()
为了狠狠的打击敌人,上级派许逵到富余区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先后除掉汉奸、伪保长、地痞流氓等五人。确保当地平安,老百姓称快。老黄河以南(现通吕运河南、城河村一带)江铭余等人也组建了除奸组 (河南组),平时同河北相互联系对敌抗击日本鬼子和伪军。
这里的 “二五减租”运动开始,由六甲区委负责人王钧彦带领徐有纯等到周边大地主家宣传党的政策,晓以大义,实行减租减息。有一对老地主父子心怀鬼胎,在家里办起了宴席,妄图拉拢干部,抵制减租减息运动。这一阴谋被除奸组揭穿,没有得逞,并责令地主退出租金 200 余元,归还群众。
消息传开后,广大贫苦农民奔走相告,喜气洋洋。接着,除奸小组又在城北乡开展活动,经区委同意,先后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伪保长、汉奸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除奸小组手中有了一些武器,开始主动出击,对日寇袭击。
1943年 12 月 25 日,除奸小组得到情报,说有一队 10 人左右的日军,从六甲方向沿公路下乡 “扫荡”。除奸小组迅速行动,选择有利地形,分成 3 组:邵海元、刘金富和邵金坤 3 人一组,埋伏在公里北边;朱长勇等一组,埋伏在公路东边;徐有纯和徐锡堂打扮成老农赶集的模样,手拎竹篮,担任侦查工作。
![]()
不一会儿,日寇果然出现在眼前,并一步步地逼近了。当离伏击圈不远时,一个日本兵停下,撒起尿来。队长朱长勇一见,怒火中烧,开枪打倒了这个日军。这时埋伏在公路两边的队员们一起向日寇开火,运河以南的民兵江铭余、刘金富、刘万邦等也迅速赶来增援,猛烈射击,惊慌的日寇用掷弹筒向我阵地轰击。
徐有纯等见战斗打响,迅速从篮子里掏出手榴弹掷向敌群, “轰”、“轰”,日寇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哇哇嚎叫。他们以为遇到了我们的新四军主力,慌忙架起几具尸体,向包场据点逃去……
1944年8月,河北锄奸组接到上级通知,把从包场据点下乡扫荡的日伪军从中途设法引导到小街(朱家饭店),徐有纯、邵金坤(野叉)等埋伏在九甲車路北首,东边民兵朱长勇看到鬼子过来了,向西迎头开枪(放冷枪),鬼子也晓得民兵打枪没准法,就转头从九甲車路(现在的二级河)向北追。
![]()
徐有纯、邵金坤从北边向南再向鬼子又开冷枪,因芦苇,禾苗高,鬼子看不见民兵,但民兵一目了然看到鬼子的,就这样打打跑跑再过一段路再打,用“诱敌深入”的战法,把鬼子引导到5公里左右的小街北海岸边,把鬼子拖得筋疲力尽。后来,被东南警卫团全部歼灭,此战役是海门有名的“朱家饭店歼灭战”。
除奸小组就是这样活跃在通东地区,英勇顽强的除汉奸、打伏击、破电线、毁交通、拦军车、保护过往干部的安全,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 , 成了一支模范除奸小队。
1944 年底,区委在六甲江连元家召开庆功大会,区大队政委吴明在会上表扬了除奸小组的同志。老运河南的江铭余、何凤生为民兵英雄,老运河北的徐有纯为民兵模范。 不久,上级把模范民兵徐有纯所在的宝山村,命名为“模范村”,接着,江铭余、何凤生所在村命名为“英雄村”(现并入包场镇城河村)。
![]()
图为地名文化采访 团队与模范村党总支书记陆辰成(右二) 合影
1 946年土改后,由六甲区委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还乡团,保卫土改的革命成果,区领导王均彦在模范村江老荣家召开河北支队成立大会,参加大会有原除奸组13人员外,陈进昌、徐称甫、徐海生、邵海英、高长庆、江彩和、江荣、江同顺,朱广号、邵小良、吴国海、张金涛、朱金坤、张雪昌等33人。任命张海茂(顺和)为队长,(在部队抗战中受伤回家)副队长季勇,任命张慎良为政委,(在部队受伤回家),副政委刘学文、江树德,高兆兰、朱广浩,通讯员张周和。
1947年7月 里的一天, 在模范村的遭遇战,因侦察有误, 没料到 还乡团从包场经长兴村 (今幸福村) 悄悄摸了过 来, 民兵 邵金坤( 外号 野叉) 突然, 发现芦苇荡里有敌人,眼疾手快, 一枪 就把 一个 敌人打倒 ,还乡团顿时陷入混乱中 。 民兵支队迅速投入战斗,这场战斗 打死 敌人 1人 、 打伤 4人, 民兵队 受伤 2人 。同 年 10月 ,河北支队 在九甲车路以东打毁敌卡车 1辆,打死敌驾驶员1人。
![]()
1948年3月 ,河北支队 在十甲以西打毁运钞卡车 1辆,打死敌人2人 、 缴获手枪 1支 、烧毁两麻袋的伪币; 6月 , 在夏家油坊伏击战 中 (现前勇村)缴获捷克式机枪 1挺 、 步枪 1支 、 打死敌人 2人 、 打伤数人 。
10月 , 在八索镇南 ,配合 东南警卫团打了一次阵地战,打死敌人 6人,50多 名敌军 缴械投降 ,此战 大获全战, 随后, 支队 又 配合打四甲方面的增援敌人 ; 1948年 下半年, 在东兴烂泥洞(现为包场镇地区) , 全支队 与 六甲、吕四还乡团大扫荡 发生 遭遇战, 接着演变成 对峙阵地战,打了一天,双方未有伤亡,天黑 后 敌 军撤离 。
模范村是 个 红色革命 小村 , 有志之士 前赴后继, 英勇杀敌,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其 历程可歌可泣 ,全村 输送 了数十名 青壮年参军, 从抗战到抗美援朝,共有 20余名民兵及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 烈士 ,留下一世英名,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
作者简介:
张陆翔, 一位 城市记忆的深情书写者,家风与地名文化的虔心研究员。 30余年,笔耕不止, 创作颇丰。 他的文字,不仅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喜乐哀愁、聚散离合,更承载着对这片土地的挚爱与脉脉温情。身为海门作家协会的一员,以及多家报纸、杂志的资深特约记者与优秀通讯员,他以细腻的观察和凝练的笔触,为时代留存珍贵的民间叙事。
![]()
编 辑:嘉丰 权成 审 核: 地名 文化专家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