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市场对此高度关注。一方面,美国政府已停摆半月,此前判断美联储是否降息主要依赖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如非农、CPI等。
但当前因政府停摆,这些数据无法获取,市场希望从鲍威尔的演讲中一窥美国经济前景;另一方面,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再度笼罩在关税阴云下,市场期待通过鲍威尔讲话释放流动性利好信号,提振市场情绪。
![]()
总体来看,鲍威尔此次讲话释放了谨慎而积极的信号——有节制的宽松。
![]()
针对美国经济展望,鲍威尔表示,尽管缺乏官方数据,美联储仍通过其他渠道掌握情况,当前判断与9月类似: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失业率可能进一步上升),同时通胀存在上行风险,但强调此轮通胀由关税引发,属一次性通胀,难以持续,这一结论利好降息,但需保持节奏。
当前芝商所利率预测器显示,10月降息概率达96%,降息几无悬念。
重点解读“结束缩表”:此前美联储降息系列视频提到,此轮宽松分三步走,第三步为扩表(美联储通过购债扩大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而扩表前提是结束缩表(美联储通过卖债或债券到期不续的方式收缩资产负债表,回收市场流动性)。
当前美联储处于“降息+缩表”状态,如同全球流动性“水池”同时开放进水口与出水口。结束缩表意味着关闭“出水口”,水池蓄水能力将显著提升,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
鲍威尔此时释放“结束缩表”信号,或基于两方面考量:
历史上,美联储缩表曾引发严重流动性危机(如2019年9月股债双杀),美联储当时耗费大量资源才稳定局面,鲍威尔此次明确表示希望避免类似紧张状况;
![]()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讲话期间美股止跌回升,但尾盘因特朗普言论再度下挫。特朗普称若中国不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将拒绝进口中国食用油,市场情绪受此冲击。
![]()
进入10月,中美贸易紧张情绪再度升温:月初美国宣布原定于10月14日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务费的措施将落地(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需额外缴费);10月10日,中国交通部出台对等反制措施;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完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涵盖稀土、高能量密度电池、人造石墨、覆基材料等);同日晚间,特朗普发长推称将对中国加征100%关税(或因担忧筹码不足,或受稀土管制影响);
此后,贝森特放言将驱逐在美数万中国留学生;紧接着便发生“食用油事件”。
特朗普此番“掀桌子”姿态本质是为谈判攒筹码,但当前美国国内环境与4月已大相径庭——高通胀、低就业、政府停摆三大难题压顶,且其“加征100%关税”缺乏法律依据。
年初特朗普依据《紧急权力法》加征关税,但美国两级法院已判定该路径加征关税无效,最终判决已于10月初出炉,因此特朗普重启关税威胁实则力不从心。美股市场亦看透其支撑脆弱,对关税消息反应敏感。
![]()
近期全球资产剧烈波动中,黄金表现尤为稳健,凸显局势动荡将成新常态。
对此,投资者需在心理上接纳这一新常态,并思考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或股债再平衡应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