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太原迎泽区的施工工地上机械轰鸣,太原站新建东站房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座见证山西铁路百年变迁的枢纽,正以4.8亿元投资开启现代化升级,即将告别"西侧独揽"的历史,以东西贯通的立体交通格局,为三晋大地铺就更便捷的出行脉络。
![]()
作为山西铁路的"源头地标",太原站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伴随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通车而生,1975年在现址重建后,成为衔接大西高铁、石太客专、南北同蒲铁路等干线的全国重要枢纽。如今,这里每日接发旅客列车超120趟,日均客流达8万人次,高峰期更是突破10万,年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承担着华北与西北、中西部地区的客运中转重任。但长期以来,仅有的西侧站房导致站前区域人车拥堵成常态,站房空间局促,与旅客高品质出行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
经国铁集团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批复,国铁太原局与太原市政府携手推进的东站房项目,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项目总投资约4.8亿元,新建东站房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涵盖站房主体、换热站及站台雨棚三大核心部分,站房主体高29.5米,地上四层(含夹层)、地下二层的结构设计,将老站房的经典元素与钢结构、玻璃幕墙的现代风格相融,打造站城融合的新地标。
"这不仅是一座站房的建设,更是三晋交通的'立体重构'。"国铁太原局太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技术人员王自豪介绍,东站房的核心优势在于"无缝衔接"——地下二层直接与地铁1号线站厅层相连,实现"地铁直进站"的便捷体验,旅客无需拎着行李绕行;地下一层设出站厅与中转站,地面广场对接公交、出租车,真正构建起普铁、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零换乘"的立体交通网络。站房内部功能更趋多元,地上一层设普通及VIP候车室,二层规划综合服务中心与特产、餐饮商铺,三层布局商务候车空间,将交通枢纽与商业、文旅服务深度融合。
![]()
如此复杂的功能布局,却要在"夹缝中施工"。项目场地东侧紧邻城市高架落客平台,西侧是繁忙的营运铁路线,地下与地铁1号线结构交错,被业内称为"难啃的硬骨头"。为保障铁路、地铁及高架桥安全,施工方已制定详尽方案,计划2026年完成主体结构,2027年上半年正式投用。
对于山西而言,东站房的建成意义远超交通升级。作为山西省综合交通核心节点,太原站的扩容将进一步强化省会辐射功能,通过高效的客流周转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让外地游客一出站就能感受三晋服务温度;同时,立体交通网络将缓解迎泽区交通压力,推动站域周边商业升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1907年正太铁路的汽笛声,到如今立体交通的建设热潮,太原站的百年变迁正是山西交通发展的缩影。随着东站房的崛起,这座承载着三晋记忆的铁路枢纽,将以更现代的姿态,成为连接山西与全国的"新门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