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至2030年的“欧洲防务准备”计划核心内容遭媒体泄露,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份聚焦“欧洲必须做好战争准备”的战略文件明确将俄罗斯视为主要安全威胁,提出一系列军备升级与合作举措。
但在资金来源、成员国权责划分等问题上的模糊表述,已暴露欧盟内部的立场裂痕。
据外媒援引泄露文件内容,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足够强大的防御系统,以可靠威慑对手并应对任何侵略行为”。
并明确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军事力量将对欧洲安全构成持续威胁”。
为实现这一目标,布鲁塞尔将重点填补四大军事能力缺口: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先进无人机研发、新型火炮采购以及人工智能在防务领域的深度应用。
文件列出两大“紧急高优先级项目”:“东翼守望”与“无人机墙”,计划于2027年前完成地面防御系统、防空系统与无人机作战网络的整合部署,外界将其类比为欧洲版“铁穹”防御体系。
![]()
不过这一项目已引发争议,部分成员国担忧技术整合难度与实际防御效能,认为可能重蹈过往防务项目延期超支的覆辙。
在合作机制与采购标准上,计划提出明确量化指标:到2027年底,欧盟成员国至少40%的国防采购需通过联合合同实施。
到2030年,至少60%的武器采购需源自欧盟及乌克兰企业,以此强化欧洲防务工业链协同。
欧盟层面计划投入高达8000亿欧元支持相关项目,但欧洲新闻社指出,“路线图未明确这一巨额支出的新资金来源”,如何平衡公共财政与防务投入成为关键难题。
为推动计划落地,欧盟还设计了配套保障机制:每年编写“国防准备报告”评估进展并更新倡议,同时举办年度“国防工业峰会”,搭建政界与军工界对话平台,统筹资金使用与技术研发方向。
这一系列举措被解读为欧盟加速防务一体化、减少对外部安全依赖的重要尝试。
该计划自酝酿之初便面临成员国的立场分化。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小国明确表示支持,认为联合防务能提升自身安全保障,同时有望通过成本分摊获得军备升级的“优惠待遇”。
![]()
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捐助国态度审慎,坚持“本国军事预算自主决策权”,仅希望欧盟在资金协调与法律规范制定上提供支持。
为争取核心大国认可,布鲁塞尔已作出让步,承诺保障法德等国在防务决策上的“独立性”。
外界对计划的可行性亦存疑虑。当前欧盟正面临对乌援助资金紧张的困境,如何在现有财政框架内挤出8000亿欧元防务投入备受质疑。
军事分析师指出,欧盟27国防务工业标准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要实现60%内部采购目标需打破多重壁垒,短期内难以达成。
据悉,该军事路线图的最终讨论将于今年年底完成,若顺利通过,欧盟将在2026年启动这一备战计划。
分析认为,这份计划既是欧盟应对东部安全威胁的战略表态,也是对自身防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考验,其落地效果将直接影响欧洲未来安全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