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后来者优势仍是中国经济最重要引擎
经济发展
![]()
围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格局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过程中的国企改革、中国企业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需要补齐的短板等问题,林毅夫有以下观点:
我国经济从比重看,追赶型产业目前占比依然超过80%,因此,在现阶段不能放弃后来者优势的法宝,应该在用好后来者优势的同时,搞自主发明,两条腿走路。
承认差距、用好差距是中国企业从大到强、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很难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总结于中国经验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中国发展,也在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贡献“中国智慧”。
我们现在还不能放弃后来者优势这一法宝
记者:在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节奏?
林毅夫: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发展当然要关注全世界的趋势,但是中国的发展本身也对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固然这些年有一些杂音,如逆全球化、供应链的一些冲击,但全球化还是每个国家最好的选项,因为全球化让每个国家可以按照它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每个国家创造就业,提高增长率,促进发展,增进人民幸福最好的方式。
近年来,供应链搬离中国、跟中国脱钩的声音固然不少,但中国的贸易增长和出口增速仍然很快,可见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按照经济的基本规律发展好,就可以给全世界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同时我们发展好了,也可以给全世界提供越来越多质量高、价格合适的产品跟服务。其他国家经济要发展好,也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所以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记者: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后来者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今,中国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后来者优势是否仍然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林毅夫:按照新结构经济学,我们把中国的产业分成五大类型。第一大类型是跟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的追赶型,我们当然还有后来者优势;第二大类是领先型,已经从过去的追赶跑到全球前面,比如海尔;第三类是过去有比较优势,现在逐渐失掉比较优势的转进型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转进型一部分转到品牌、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工那一部分则转移到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内地或国外工资较低的国家;第四类是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换道超车型,这类产业研发周期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我国由于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和齐全的产业配套,可以跟发达国家齐头并进;第五类是战略型,如核心芯片、工业母机等,特点是研发周期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们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为了国家和经济安全,也要自己搞研发。
目前,我国经济从比重看,还是追赶型产业比重最高,85%的产业还是相对传统的产业。如果到法兰克福工业展上看,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我们绝大多数产品在价格、质量、技术上还有差距,仍然有后来者优势。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后来者优势的法宝,应该两条腿走路。如果后来者优势全用光了,则代表我们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跟发达国家一样高了,到那时候我们就要完全靠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品。
企业只有利用好差距,才能实现引领
记者: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被视为自加入WTO之后,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国内的深层次改革的新机遇。新的国际商贸规则更加强调开放和公平竞争,而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是不是意味着新的挑战?这是不是也对我们如何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提出了新的课题?
林毅夫:国有企业经常被说存在不公平竞争,但其实需要分情况讨论。按照新结构经济学,国有企业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它所在的行业符合我们的比较优势,处于竞争性行业,比如钢铁。我们有比较优势所以就不需要补贴,我们国有企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符合比较优势的竞争性行业。第二类是资本很密集、规模非常大的,它有自然垄断属性,比如电力、电信。在我们国家,这些企业属于国有,其他国家有国有也有民营。这类行业以服务国内为主,并不参加国际竞争。第三类属于战略型,资本很密集,研发周期特别长,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其实也不符合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这类产业需要保护补贴,比如美国和欧洲的国防产业都需要政府大量的保护补贴。
现在有很多人讲中国国有企业受到保护补贴,是不公平竞争,这是没有详细分析我们国有企业的情况以及它的属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出新结构经济学,要把产业特性分析清楚,然后有理有据地对各种产业做出合适的管理、规划。
我们欢迎开放跟公平竞争。因为在竞争性行业,我们完全可以跟人家竞争;如果竞争不了,代表我们有后来者优势,我们可以继续利用他们的产品和技术来促进我国的发展。在自然垄断行业,不管国有或民营都要监管,在发达国家也是那样,当然也应该允许我们对其进行监管。对国防安全产业,任何国家都采取给予保护补贴的方式,当然也必须允许我们有保护补贴。
记者:大而不强仍然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现状。想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您认为中国企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林毅夫:大而不强也是阶段性的。早期的时候,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符合我们比较优势,可以发展得非常快,也可以在国内国际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它的技术属于追赶,处于引进阶段,所以看起来不强。但等我们走到世界的前沿,我们引领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发展的新方向,那就会强。
当还在追赶阶段的时候,以任正非带领的华为为例,世界的前沿技术它都会跟踪,提高自己的“备胎”能力。但如果买比自己生产便宜,还是要买,成本越低企业越有竞争力,才能更快积累资本,更快赶上发达国家。当我们还有差距的时候,利用好差距,会给我们实现世界领先打下基础。等到没有差距了,就要自己发明了,那时也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和实力来进行自主研发。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客观分析我们现在能够用的优势是什么,把我们现在能够用的优势用好,给未来的优势打下基础。
想成功追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必须有自己的理论
记者: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剧烈变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话语权的持续提升,是否也会带来经济学理论的新变化?
林毅夫:经济学的发展一定会发生革命。从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让经济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社会科学以来,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先是绝大多数在英国,后是绝大多数在美国。之所以会有这种时空的相对集中性,因为任何理论都是用一个很简单的因果逻辑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而且因果逻辑一般越简单越好。所以理论的重要性不在于理论的逻辑,而在于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就越重要,提出这个理论的经济学家就越重要。
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是1776年,当时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了,英国引领工业革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英国的经济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所以那时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美国的经济现象越来越重要,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就越来越重要。如今,世界经济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中国来,中国的经济现象也就越来越重要。在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时,同样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会有越来越多中国经济学家提出新理论新思潮。
记者:理论是对现象的因果逻辑的推导,不同的现象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因果逻辑,那经济学是否就此陷入“相对主义”?
林毅夫:任何理论都是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我们现在学的发达国家的理论都是总结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于它是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发达国家理论产生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了一个暗含的前提,它不在理论模型里,但它是实际存在的。理论是不是有解释力,决定于它的前提是否合适、存在。如果前提变了,理论就会跟着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理论实际上都不断在变,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原来的理论的前提不再合适的时候,就会被新的理论取代。所以,盛行的发达国家的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拿发达国家的理论到发展中国家来,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理论的前提条件可能不存在,就很有可能出现“在淮南为橘,在淮北为枳”的现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经济社会发展还会有很多挑战,要解决这个挑战,就必须总结我们自己国家的成败经验,以及当前现象的特质,提出新的理论,用这个理论再来指导我们实践。
总结我们国家的理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非常重要。其他发展中国家现在基本上都还是用发达国家的理论,可是前提条件不一样,所以这些理论很难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从而让他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真正能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凤毛麟角。由于我们一路走来的条件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接近,所以总结于中国经验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中国发展,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更大帮助。
【林毅夫:长安街读书会成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邓启东;初审:韩培涛、邱诗懿、 许雪靖 ;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专注读书学习的特色理论阵地和为党献策的高端智库平台。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近亿次,其中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内容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良好。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旗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人民论坛》《解放军理论学习》《当代世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 《中国民政》《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金融》《中国出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编辑》《中国科技论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外交评论》《金融评论》《社会保障评论》《中国发展观察》《中国乡村振兴》《百年潮》《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审计观察》《国资报告》《企业管理》等百余种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安街读书会主编《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思平治——名家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化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体系。该平台累计固定读者超百万,影响辐射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属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建主题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区的有关单位,已正式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将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为党献策、“十五五”规划、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核心期刊、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等查看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