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点正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
![]()
作者 | RAYYYY
编辑 | 小白
2025年前三季度,在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的市场上,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截至9月底,全市场实现翻倍的公募基金达104只,其中规模大于1亿的“翻倍基”高达44只,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接近200%,其中大部分翻倍ETF实现业绩和份额双增长,成为市场备受追捧的对象。
在翻倍基金中,科技与医药主题产品强势领跑,重仓这些领域的基金可谓“捡到宝”,而地产、银行、白酒等“老登”板块则在震荡市中相对平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景观。
![]()
中小规模基金强势霸榜,精准押注科技、医药与黄金赛道
01 翻中小规模基金业绩领跑、科技与医药赛道包揽翻倍基冠亚军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44只规模大于1亿的“翻倍基”中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112.5%。
![]()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从基金规模角度观察,中小规模基金在高收益阵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Choice数据显示,规模低于10亿元的产品共有24只,规模在10亿-50亿元之间的产品有17只;其余便是规模为超百亿的基金,分别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SH)、黄金股ETF(517520.SH)和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OF)。
究其原因,中小规模基金在冲击高收益时具有“船小好掉头”天然的优势,不过投资者也要注意其高波动性、风格漂移高风险的一面。
而从整个榜单上来看,大部分基金的高光表现离不开个别赛道的爆发,比如人工智能、算力等大科技赛道,以及创新药等赛道。
前三季度业绩领跑全市场的是永赢科技智选A(022364.OF),区间收益率达到197.6%。
![]()
(来源:市值风云APP)
排在第二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470888.OF)同期收益率达到161.1%。两只基金均精准“踩中”风口,前者重仓算力等科技板块,后者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
(来源:市值风云APP)
“押中”赛道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当下市场的普遍选择。除上述两只基金外,其余大部分业绩靠前的“翻倍”基金,均重仓了科技和创新药相关的成长赛道。
02 结构性行情下ETF显优势,黄金ETF与创新药ETF成“翻倍基”赢家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44只“翻倍基”中37只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仅有7只为ETF指数型基金。
其中收益最高的是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SH),前三季度收益为109.2%。收益最低的是黄金股ETF基金(159315.SZ),前三季度收益为101.1%。
![]()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在今年结构性行情主导、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具备避险属性的黄金资产脱颖而出,其相关ETF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业绩表现远超同期大盘。
驱动黄金ETF强势行情的核心动力在于国际金价的持续攀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前三季度,全市场14只黄金ETF平均收益率高达41.04%,悉数突破40%。
而国庆假期期间,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强势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为黄金ETF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赚钱效应吸引下,资金正大规模涌入这一领域。前三季度,全部14只黄金ETF均实现份额正增长,其中3只份额增长超10亿份,10只破亿份。
目前,全市场黄金ETF总份额已突破200亿份,龙头产品规模更是在80亿份以上,彰显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风云君曾为各位读者梳理了创新药ETF和黄金ETF的相关投资逻辑,感兴趣的老铁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阅览。
![]()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
解码北交所、机器人、品牌出海领域的翻倍基
01 品牌出海成“翻倍基”新引擎
此外,今年以来,除了持续火热的医药和科技板块,市场也涌现出了一些其他领域的翻倍基金,它们主要聚焦于“北交所”“高端制造/机器人”以及“品牌出海”这些方向。
较为典型的便是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016243.OF)、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016303.OF)和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OF)。
![]()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以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基金为首的品牌出海基金主要投资于那些在海外市场建立起强大品牌力、渠道能力和供应链优势的中国公司,该基金前三季度收益为119.8%。
![]()
(来源:市值风云APP)
它们可能分布在消费、制造、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共同点是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分享不同市场的增长红利。
泡泡玛特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该企业凭借在海外IP运营、本地化实践和全球化视野的独特打法使海外业务已成为其强劲的增长引擎。
![]()
(来源:Choice数据)
02 北交所紧靠“专精特新”领域
而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成为“专精特新”成长机遇的核心阵地。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中,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高达58.1%,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69.6%,形成了与沪深主板“大而稳”、创业板“三创四新”互补的独特生态。
而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通过重点配置于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以捕捉高成长性带来的收益。
![]()
(来源:Choice数据)
市值风云APP显示,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115.8%。
![]()
(来源:市值风云APP)
作为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之一,它提供了便捷投资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稀缺工具。适合对北交所的长期发展前景有信心的投资者。
03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挂“碳”头卖“机肉”
而对于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来说,该基金名义上是碳中和主题,实则高度集中于机器人产业链,持仓占比极高。
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含了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制造商,例如震裕科技、中坚科技、北特科技等。
![]()
(来源:Choice数据)
受益于机器人赛道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在今年有过净值翻倍的强势表现,但也是由于持股过于集中,近期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回调净值也有所回落。
![]()
(来源:市值风云APP)
机器人赛道无疑是当前科技与投资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之一,但该行业技术路线迭代快,个股投资风险较高。更稳妥的方式是借助指数基金或主题ETF进行布局,例如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SZ)或机器人指数ETF(560770.SH)。
这些基金一揽子投资于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多家公司,能有效分散风险,让你分享整个行业成长的红利。
总体来说,机器人赛道长期增长的逻辑是清晰且强劲的。无论是作为投资者还是观察者,这都是一条值得我们去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的黄金赛道。
找到医药和科技之外的“翻倍基”确实让人兴奋,但需要注意的是,“翻倍”不代表未来这些基金也会跟着翻倍,根据该文章中的榜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高收益基金通常投资于某个高景气赛道,一旦押中,在行情配合下净值会快速上涨。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涨势可以永久持续,需要警惕热点切换和估值回落的风险。
因此,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将这些高收益、高波动的主题基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卫星配置”是更明智的选择,也就是将核心资产作为稳健的“核心”,然后用小部分资金去配置这些主题基金,以追求更高的收益弹性。
免责声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文章)是以市场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