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扶鹰第八届幸福家庭年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樊代明院士发表了主题为《健康之我见——如何健康优雅地活过100岁》的精彩演讲。他提出了一个“四全健康”模型,这一模型从更全面的维度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堪称是一本送给所有父母的“育儿健康圣经”。
一、 全民健康:你的健康,与我息息相关
健康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樊院士借助一个生动的例子为我们敲响警钟:“如果身边有人吸烟,你长期吸入二手烟,那么20年后患上肺癌的风险,甚至可能超过吸烟者本人。”
孩子的健康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用心营造。这不仅指的是家庭中的无烟环境,还包括社区的空气质量、学校的食品安全、网络的清朗空间……真正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乃至需要整个社会携手构建一个坚实的“健康共同体”。
![]()
二、 全身健康:别为了练肌肉,反而“跑”坏了心脏
不少家长鼓励孩子参加马拉松或进行高强度健身,认为这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然而,樊院士提出了一个颇具颠覆性的观点:“人的心脏一生跳动次数有限。跑步让心跳加速,固然能锻炼肌肉,却可能过度消耗心脏。”
他强调应当树立“适可而止”的运动理念,倡导呵护全身每一个器官,让它们“和谐共老”,而不是以牺牲某一器官为代价去强化另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于全面、均衡和可持续,而不是过早追求极限或进行单一化的专项训练。
三、 全程健康: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决定着未来的健康
孩子的健康管理,离不开一份贯穿一生的长远规划。健康是一场伴随终生的长跑,今日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未来的身心状态埋下伏笔。
例如,在孕期,如果母亲营养过剩,生下八斤以上的“大胖小子”,可能无形中为孩子埋下将来发生“三高”的首个隐患;而在童年时期,过度用眼学习,可能早早换来一副厚厚的眼镜;上学时期,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则可能抑制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四、 全能健康:让身体更健壮,让心灵更富足
“四全健康”的最高境界,在于“全能健康”——它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健康不仅意味着肉体无病,更意味着精神明亮、内心的通透。
樊院士指出,当前孩子面临的压力巨大。中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青少年占比不容小觑。“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须弹钢琴,钢琴家毕竟只是极少数。”他呼吁家长放下焦虑,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能力、创造力以及幸福感,与考试成绩同等重要。
樊代明院士提出的“四全健康”理念,为我们勾勒出孩子健康发展的完整蓝图:全民健康关乎环境共建,全身健康强调身体协调,全程健康着眼于长远规划,而全能健康,则直指心灵的充盈与生命的完整。
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孩子不生病,更要为他们营造真正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培养能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健康习惯和强大内心。从现在起,不妨试着用“四全健康”这把新尺,重新衡量孩子的成长轨迹。真正的起跑线,是健全的身心;真正的竞争力,是持续一生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