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有没有关注到
一则令人忧心的消息?
![]()
# 全球气候变暖 #
6月1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全球作物产量分析显示,到本世纪末,温度每升高1℃,每人每天可获得的食物量就会减少约121千卡。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
按照目前的升温轨迹
若升温3℃
就相当于所有人都要放弃早餐
![]()
![]()
![]()
想象一下
未来的某一天
我们或许连一顿安稳的早餐都难以保障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发现
高温对粮食作物造成了巨大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
这与植物的生长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对于大多数作物来说
高温会影响它们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就像是植物的“能量工厂”
![]()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内文页
植物通过吸收
阳光
二氧化碳
和水
制造出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
当温度过高时
植物体内的酶活性会受到抑制
光合作用的效率就会降低
导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减少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内文页
高温还会加速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高温会使呼吸作用增强
消耗更多的有机物
这样一来
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更少了
作物的产量自然也会下降
植物世界的“气候密码”
在了解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之后
我们来认识下这些植物
![]()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内文页
你能说出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
一起认识下粮食作物吧!
![]()
小麦
小麦起源于西亚新月沃地,约4500-4000年前传入中国,经长期驯化与推广,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粮作物。
![]()
![]()
水稻
水稻的驯化起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可追溯至约1万年前。
![]()
![]()
玉米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高原,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它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与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
![]()
马铃薯
马铃薯的栽培种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盆地中心地区,以及秘鲁、玻利维亚沿安第斯山麓以及乌拉圭等地区。明朝万历年间,马铃薯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
![]()
木薯
木薯起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及中美洲太平洋海岸等地,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历史。它大约在19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目前在中国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
大麦
大麦的起源地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其起源于西亚的新月沃土,也有观点认为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是大麦的演化中心之一。它在中国并非广泛种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
![]()
![]()
气候变化的“神秘面纱”
那气候变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简单来说
气候变化是指
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
巨大改变
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
气候变动
它主要是由自然因素
和人为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能想到哪些因素?
自然因素
![]()
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等现象,是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会导致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
![]()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内文页
![]()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其轨道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包括轨道的偏心率、倾角和岁差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分布,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内文页
![]()
海洋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热量从低纬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对全球气候进行调节。
然而,海洋环流本身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且其变化可能会反过来加剧气候变暖。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地球家园》内文页
人为因素
![]()
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为人熟知的温室气体,其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地球家园》内文页
![]()
森林是地球上的重要碳汇,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却破坏了这一碳汇功能。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地球家园》内文页
![]()
废弃物处理(如垃圾填埋和焚烧)以及资源消耗(如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因素。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地球家园》内文页
科普阅读:开启知识宝藏的钥匙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饭碗”
这不仅仅是科学家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更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而阅读科普书籍
就是提升我们科普储备
深入了解这些重大问题的绝佳途径
科普书籍就像是一把把钥匙
为我们打开一个个未知的科学世界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
帮助中国孩子系统认识植物
探秘自然世界的知识“藏宝图”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
带领孩子以中国视角探秘宇宙与星空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
让每个孩子心中有中国
眼里有世界
编辑|宋金煜
复审|海艳娟
终审|刘金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