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没有太大变化,僵局仍未被打破,战斗最激烈的地区仍是波克罗夫斯克,尤其是多布罗皮利亚,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绞肉机,或者说一个铁砧:不断吸引俄军投入兵力和资源的铁砧,然后被砸碎。
跟空袭一样,为了降低乌克兰无人机的作战效率,俄军现在也开始利用雨雪天气发动进攻,而且近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机械化进攻,当然,这里说的大规模是相对的,每次出动的坦克和装甲车甚至都很难超过50辆,但这已经是目前俄军罕见能组织起来的行动了。
![]()
至于这些机械化进攻的效果,我们通过互联网上的相关视频就能看到,有效果,但不大,在乌军的复合火力杀伤下,俄军这些进攻取得的战果相当有限,更多还是留下一地尸体和装备残骸:乌军无人机建立的杀伤区几乎是俄军大型装备的地狱,这个杀伤区纵深达12千米,不要说装甲车辆和汽车,就是摩托车和徒步的士兵都很难通过,在一段仅长1千米的道路上,就有47辆装甲车的残骸。
![]()
从乌克兰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乌军无人机摧毁俄军装备的成本要低于杀伤俄军士兵,骑摩托车或者徒步的俄军士兵在躲避无人机攻击方面要更加灵活,生存率更高一些,这迫使俄军几乎放弃了机械化进攻,在大部分进攻中只使用步兵,并利用夜间匍匐前进,但即便如此,“九成的俄军渗透小组都没能活着抵达目标区域。”
乌军无人系统部队司令布罗夫迪下达了一道残酷的命令:乌克兰FPV无人机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消灭俄军的速度,必须要比俄军补充兵力的速度更快。而因为大量后勤车辆被摧毁,没有足够的燃料和弹药,又使得俄军根本无法组织起任何形式的规模进攻。
![]()
不过,在付出重大代价后,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依然有所进展,重新控制了尼卡诺里夫卡与扎特肖克两个定居点,乌军则成功将俄军彻底赶出弗拉基米里夫卡,并向前推进到了马亚克。
乌军总参谋部发布的战报显示,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防线不断发起反击,仅在过去一天,就在3.4平方千米范围内进行了搜索和歼灭行动,突击部队则推进了1.6千米。
顺便,俄军为了躲避乌军空中监视和FPV无人机攻击的常用战术,即通过地下管道进行渗透攻击,在波克罗夫斯克也不太管用了,俄罗斯“电报”频道“Mash”宣称,乌军用建筑垃圾填堵了波克罗夫斯克的地下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则被地雷破坏,俄军要想继续从地下穿越,将面临巨大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此类行动了。
![]()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那些进入狭窄管道执行渗透行动的俄军,真的很大胆,且不提这些地下管道的有毒气体等威胁,就说在狭窄的地下管道里行进,甚至攀爬,没点心理承受能力还真做不来,万一要是被乌军发现遭到攻击,更是前面出不去,后面退不动。
钻地下管道渗透行动,也就俄军能干得出来,成功率极低,一旦出事,伤亡极大,网络上有俄军此类行动失败的视频,尸积如山,以至于在很多平台都发不出来,甚至被删文禁言。
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战线好歹还在缓慢移动,其他方向则是几乎一动不动,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唯一例外大概就是赫尔松方向,倒不是说这里的战斗有多激烈,而是俄军袭击了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卡车队,甚至将视频上传,公开炫耀战争罪行,只能说明,在道德等维度上,俄军确实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
赫尔松地区军事管理局局长奥列克桑德尔·普罗库金表示,俄军用火炮和FPV无人机对这支由四辆卡车组成的车队进行了精确打击,这些正在向平民运送援助物资的卡车上都有明显的大幅联合国标志,但依然没有被俄军放过,一辆卡车被炸毁,一辆卡车严重受损,另外两辆车成功逃离,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
有些人,可以跟他讲规则,讲道德,有些人,则只能讲实力,大概只有“天真”的人,才会以为可以跟克宫、哈马斯谈交易,签协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