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竟然没有稀土战略储备,竟然放任中国垄断全球90%的稀土精炼,这简直是美国的耻辱!”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名誉教授杰里米·西格尔做客CNBC节目时情绪激动,这番失态言论精准戳中了美国舆论的焦虑核心。
此时,距中国商务部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刚过去4天,一场围绕关键矿产的博弈已悄然升级。
![]()
西格尔的愤怒并非偶然,中国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覆盖了17种稀土化合物及3种稀土金属,将此前的“配额管理”升级为“逐单审批制”,尤其强化了对镝、铽、钕等用于高端制造的重稀土管控。新规明确要求,出口企业需提交最终用户证明、用途说明等12项材料,审批周期最长可达60个工作日,这让依赖即时供应的美国产业陷入被动。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格雷斯林·巴斯卡兰指出,新规锋芒直指美军核心装备。F-35隐身战机的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需使用镝铁硼永磁体,每架战机仅雷达系统就消耗约40公斤稀土、
![]()
“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推进系统依赖稀土永磁电机,单艘潜艇稀土用量达数吨;“战斧”巡航导弹的制导组件中,稀土元素更是实现精准定位的关键。美军装备清单显示,其90%以上的精确制导武器、75%的电子战设备都离不开中国精炼的稀土材料。
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稀土进口总量中70%来自中国,而在高纯度稀土氧化物精炼领域,中国市场份额高达92%。更严峻的是,美国本土唯一的稀土矿山——芒廷帕斯矿,虽储量占全球1.4%,但矿石开采后仍需运至中国进行精炼,再以成品形式返销美国,这一流程导致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形成闭环。
![]()
中方新规消息传出当天,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稀土依赖度较高的科技与军工板块首当其冲。美国最大稀土加工企业MP Materials股价暴跌27%,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等军工巨头市值单日蒸发超300亿美元,美股大盘全天市值缩水约2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直接传导至美国政坛。
10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怒斥中方举措“极具敌意”,威胁11月1日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延续其标志性的极限施压策略。但仅仅48小时后,他的表态彻底转向,发文安抚市场称“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甚至提及“美国希望帮助中国”。副总统万斯同步跟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呼吁中国“选择理性对话”,强调特朗普政府“珍视对华关系”。
这种态度反转背后是产业界的紧急施压,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致函白宫,警告若稀土供应中断,美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将在3个月内下降60%;美国国防工业协会更直接指出,美军现有稀土储备仅能支撑11个月的高端武器生产,若无法进口补充,F-35战机生产线可能被迫停工。
特朗普政府曾寄望于本土产业升级摆脱依赖,2024年8月与MP Materials达成协议,承诺提供12亿美元补贴用于建设本土精炼厂,计划2026年实现稀土自给。但日本的实践早已证明,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2010年稀土供应波动后,日本启动“稀土自主化战略”,累计投入超80亿美元,一方面入股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矿、缅甸达贡山稀土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稀土回收技术。截至2024年,日本稀土回收利用率仅达12%,远低于预期;其海外矿企的矿石仍需运往中国精炼,最终日本稀土进口中73%仍来自中国。
核心障碍在于产业链与技术壁垒。中国已形成从稀土采矿、选矿、冶炼分离到永磁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仅稀土分离提纯环节就拥有1.2万项相关专利,占全球总量的78%。
![]()
更关键的是,中国2023年12月已实施稀土提取分离技术出口管制,明确禁止离子型稀土矿浸出、稀土溶剂萃取分离等核心技术对外转让。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找到替代矿源,也缺乏将原矿转化为高纯度产品的关键技术。
美国能源部的内部报告显示,即便不计技术障碍,新建一套年处理5000吨稀土的精炼厂需耗时8-10年,投资超20亿美元,且环保审批通过率不足30%。对于追求即时效应的美国产业而言,这样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根本无法承受。
![]()
稀土管制引发的焦虑已从贸易领域延伸至国家安全层面。《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指出,美国在贸易战中试图通过关税限制中国商品,却忽视了稀土这类“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如今反被扼住供应链咽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稀土相关产品进口额达18.7亿美元,若失去这一来源,短期内无替代方案。
在军事安全领域,焦虑更为明显,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发布的《稀土与国家安全》报告称,美军下一代“标准-6”防空导弹、“杰里科”无人机等装备的研发已因稀土供应不确定性放缓。报告测算,若中国完全停止出口,美军需至少5年时间重构供应链,而这期间其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将陷入停滞。
![]()
这种双重焦虑推动美国舆论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纽约时报》评论称,“那个挥舞制裁大棒却无需付出代价的时代已经结束”,CNBC则直白表示,“再买不到中国稀土,美国不但贸易战打不赢,热战恐怕也要输”。此前被特朗普政府纳入制裁清单的数千家中国企业中,不乏稀土产业链关键企业,这种制裁反成“自缚手脚”的举措。
从专家愤怒失态到资本市场暴跌,从总统态度反转到产业界紧急预警,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引发的连锁反应,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的深层逻辑:真正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技术专利,更在于基础产业的完整布局。美国试图以单边制裁维系科技与军事霸权,却忽视了对关键材料供应链的把控,最终陷入被动。
![]()
中国的稀土战略并非简单的“卡脖子”,而是对自身产业优势的合理运用。从2010年完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到2023年限制技术出口,再到如今强化出口审批,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清晰的战略脉络。这不仅维护了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重塑了全球关键矿产的贸易格局。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转变,或许预示着对话的可能,但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摒弃极限施压思维,尊重全球供应链的客观规律。正如中国商务部在新规解读中所言,“管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与资源安全,欢迎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申请出口”。未来的中美博弈中,谁能真正掌握供应链的主动权,答案已在稀土的流转中逐渐清晰。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