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洗手 预防疾病——狄寨街道中心幼儿园全球洗手日活动
“全球洗手日”主题活动
"全球洗手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并设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人民通过“洗手”,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加强卫生防范意识。幼儿园借此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位幼儿做到“爱洗手”、“会洗手”。2025年10月15日,我园联合狄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教科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全球洗手日”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关注“洗手”这一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鼓励幼儿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
现场指导小班小朋友学会用正确的七步洗手法洗手。
![]()
为什么要洗手?
01防细菌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会接触各种物品,而这些物品表面可能存在大量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如果不洗手就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很容易将病原体带入体内,引发疾病,如感冒、流感、肠胃炎等。
02手是“外交官”
手是人体从事活动的“外交官”,人们一切的“外事活动”都离不开它,比如吃饭、穿鞋、提东西、打篮球、跳绳、玩游戏等,手也是幼儿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
03促健康生活
据统计洗手可去除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再用流水冲洗,可去除手上高达99%的细菌,比如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
什么时候要洗手?
01日常生活中
1.饭前便后。食物可能被手上的细菌污染,而便后手上容易沾染肠道细菌等病原体。
2.触摸公共物品后。如公交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玩具等。这些物品被多人接触,可能携带各种病菌。
3. 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手上会沾染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菌。
4. 接触动物或动物粪便后。动物身上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给人。
02特殊场景下
1.从医院等医疗机构回来后。医院环境中病菌相对较多,容易附在手上。
2.照顾病人前后。避免将病菌带给病人或被病人的病菌感染。
3.处理垃圾后。垃圾中可能存在各种有害微生物。
正确的洗手方式
我们日常洗手只能去除小部分致病微生物,而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在流动水冲洗的基础上,通过七步洗手法让双手各个部位进行全面清洁,则能去除90%以上的细菌微生物。
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流动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揉搓手腕,双手交换进行。
温馨小贴士:
时间要求:洗手至少要持续 15—20 秒,确保彻底清洗干净。
洗后要求:洗后要使用专用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避免二次污染。
孩子的健康,藏在每一次认真洗手的细节里。这个全球洗手日,让我们家园携手,用“小小洗手动作”,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护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