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10年,23岁的崔苗站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唱完最后一首陕北民歌,微笑谢幕,转身落泪。
那一刻,没人知道,为了这一分钟的掌声,崔苗背后已经砸下将近120万元,甚至欠下了40万外债。
![]()
崔苗不是富二代,而是一个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普通女孩。
可倾家荡产上舞台后,崔苗却连总决赛都没进。
如今,距离那场“豪赌”已经过去10多年,崔苗还在唱吗?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
想唱歌的陕北姑娘
在实现登上星光大道的梦想之前,崔苗已经为之准备了23年。
1987年出生在花寺湾村的她,打小就跟着唱秧歌的父亲吼调子,扒着戏台子看唱戏,心里只盼着有天能穿上那些缀着亮片的戏服。
11岁那年,家里卖了唯一的驴凑了1350块,把她送进清涧剧团学戏。
劈叉下腰疼得直掉泪,她咬着牙忍;拿着每月40块的微薄工资,她不介意;直到努力三年后剧团转正无望,她才被迫卷着铺盖离开。
![]()
这一年,崔苗15岁,揣着攒下的几百块闯西安。
火锅店服务员、餐馆杂工她都干过,这些工作都比她以前在戏团挣得多,却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崔苗忘不了唱歌,也忘不了戏台,工作之余她去公园喊嗓子,还攒钱找声乐老师上课,哪怕刮风下雨也从没迟到过。
陕北餐馆的驻唱台、民歌比赛的舞台,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去唱,决心要唱出名堂。
![]()
2007年,崔苗在《星光大道》上看到了王二妮的表演,她一下就动了心。
她不知道报名渠道,就手写自荐信往央视寄,两年寄了两百多封,全都石沉大海。
甚至崔苗还遇到了骗子,一个自称“导演”的人,说拿8万能帮她铺路,她借遍亲戚凑了钱,等钱一打过去,对方却没了踪影。
![]()
那段日子她逃回榆林,躲在屋里不敢出门,一度万念俱灰。
所幸当地文工团的老师开导了她,还将崔苗推荐给了榆林市文工团艺委会主任张胜宝,这才有了后来登上星光大道的故事。
![]()
“价值120万”的星光大道
听了崔苗的歌之后,张胜宝大为惊叹,夸赞“这嗓子是老天给的”。
2009年5月,他把崔苗推荐给来榆林采风的《星光大道》编导,7月她终于收到参赛通知。
周赛时,崔苗唱了一首《三十里铺》,打动场下无数观众,一位江苏老干部甚至专门打电话给现场,只为夸她一句唱得真地道。
看到大家喜欢自己的歌声,崔苗当然很高兴,可她没高兴多久就发现,比赛原来也是一件“烧钱”的事。
![]()
栏目组确实管吃住行,但选手为追求“表演效果”所花费的各种人力及道具成本,他们自然是不会承担的。
而崔苗一心想把陕北的“根”搬上舞台,结果仅仅周赛就面临大出血:
57人的亲友团要坐飞机往返北京,《赶驴》的毛驴道具花了一万,《陕北说书》的伴奏每人要给劳务费,连《山丹丹》的扇子都要24把配齐。
![]()
第一次周赛,崔苗就花了近20万,她只能找亲戚借、向银行贷。
清涧县政府听说后,主动找上门,先后资助了25万,其中15万是财政直接划拨的,可谓相当慷慨。
当然这次赞助也是有目的的,他们想借着央视的平台,趁机向全国推广一波清涧的红枣和石板。
有了政府开头,崔苗之后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其他赞助,八个月四次参赛下来,总开销堆到了120万,其中还包含她本人的40万借款。
![]()
事情发展到现在,崔苗已经是被架在火上烤了,星光大道成了一场豪赌,她“不成功便成仁”。
可惜哪怕在周赛、月赛上大放异彩,崔苗依然没能在12月的全国十强中脱颖而出,未能在10进8比赛中晋级。
台上崔苗最后一次唱《东方红》,在横山老腰鼓的背景中,向一路支持自己的观众们致意。
![]()
下台后她抱着张胜宝哭了,不是因为没拿冠军,是看着一床的账单发愁:40万外债,相当于老家十几年的收入。
这还不是最糟的,之后有媒体曝出崔苗“总价值113万的星光大道账单”之后,关于她的舆论彻底爆炸。
网友纷纷怒斥她“花钱买名次”,栏目组导演随后也公开质疑“农村女孩怎么花这么多,比普通城市人生活费还高”。
![]()
崔苗只得一次次澄清这是“集体支出”,对于“给节目组送钱”的传闻,她也辟谣到无可奈何……
不过对于参加星光大道这件事,崔苗的态度却是始终如一,她从不后悔。
在她看来,自己登台唱歌的过程比那些钱更重要,虽然为此欠了一屁股债,但至少她也不用过以前的贫苦日子了,生活方面还是得到了一定改善。
![]()
返回民间的歌手
回西安后,崔苗成了“赶场专业户”。
庙会、企业年会、县城婚礼,只要有舞台就去,刚开始很多演出是白帮忙还人情,后来出场费慢慢涨到一万。
最累的时候一周飞三个城市,衣服都没时间换,可她没断过练习。
2010年,有人劝她去北京学音乐,她却听了老人的话:“陕北民歌的魂在乡下,不在音乐学院。”
![]()
接下来四年,崔苗带着相机和笔记本,跑了12个县、500多个村。
她翻山越岭找老艺人,把即将失传的调子录下来,一连写满十几本采访笔记。
横山90岁的李生江教她《拦羊的哥哥》,她录了三盘磁带,一字一句抠细节。
后来出专辑时,她特意找音乐人用吉他伴奏,让不少年轻人也爱上了老民歌。
![]()
2015年,崔苗和弟弟组了“姐弟唱响”组合,专辑里全是采风得来的老调子。
这几年短视频火了,她偶尔发唱歌的视频,镜头里不是舞台灯光,而是窑洞、山坡和晒谷场。
演出少了,她就扎根乡下教孩子唱民歌,手机里存着几百段孩子们的演唱视频。
去年,有媒体报道崔苗参演陕北题材电影《我心光明》,她没要高片酬,只要求唱的民歌必须是老艺人传下来的版本。
可以说从始至终,崔苗始终热爱着音乐。
![]()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