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觉得,美国这几年对华政策,最大的毛病就是低估。华盛顿那边,两党精英达成共识:中国是头号对手,得用十年时间堵住冲顶的路。关税、技术封锁、盟友拉拢,一套接一套,从特朗普的贸易战到拜登的芯片禁令,动作越来越硬。
但马凯硕看在眼里,摇头叹气:这低估不光是经济军事实力,更是忽略了中国那股子文明韧劲儿。
中华文明几千年,跌倒了爬起来是常态,清末挨打、内战煎熬,到1949年站稳脚跟,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四十多年就搞出经济奇迹。
![]()
80年代马凯硕头一遭访华,北京街头自行车成海,人们蓝灰中山装裹身,脸上那股子朴实劲儿,让他记住一辈子。转眼2020年代,高铁地铁四通八达,手机支付共享单车满街跑。变化大吧?但这不是运气,是历史惯性在发力。
马凯硕常说,中华文明不同于别人,有种“厚积薄发”的基因。过去200年,大西洋时代主导全球,中国一度落寞,但现在印度洋-太平洋时代来了,中国回归不是意外,而是文明周期的自然回弹。从鸦片战争的炮火到“一带一路”的港口,中国人总能在谷底找到杠杆,撬动上升。
他估摸着,中国至少还有100年繁荣期。
![]()
低估的另一层,是治理能力。
美国人老盯着选举那套,觉得中国缺了“民主标签”就稳不住。可马凯硕直言,中国这体量国家,管起来难如登天,但成效摆在那儿:求真务实决策,任人唯贤选拔,纠错快狠准。
政策连续性强,不会为选票扔掉长远规划。结果社会和谐运转,基础设施如蛛网般铺开,高铁网络全球领先,扶贫攻坚让几亿人脱困。反观美国,社会分裂加剧,国会山抗议、种族冲突、疫情应对乱象,一堆内耗拖后腿。
![]()
马凯硕在2024年的一次访谈里点破:美国民主被全球看作失败样板,中国治理反倒成了成功案例。这不是吹牛,是数据和事实说话。
2022年俄乌冲突一打响,美国精力全扑那儿,中国趁机稳住阵脚,经济回暖快。华盛顿的“中国威胁论”喊得震天响,媒体天天炒台海战争、红色警戒,智库报告预测2025年可能擦枪走火。但马凯硕觉得,这套路是冷战思维回潮,政治动机浓:拉西方阵营围堵中国,搞新冷战。
短期看,美国军经双强,创新市场灵活,但长期呢?脱钩伤全球经济,美国自家通胀高企、基建老化、债务堆山。马凯硕提醒,遏制中国时,美国内忧没解决,持久力就打折。中国外交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称霸不输出革命,和平发展给全球另一种安全感。
![]()
马凯硕不亲中,只友华,因为新加坡夹在中美间,得两头都顾。但他总为亚洲发声:别把中美博弈框成零和,中国崛起创造机会,不是威胁。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重申中国文明再繁荣100年是合理预期。西方低估了,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眼镜看中国,没看到那千年底蕴。
马凯硕的书《Living the Asian Century》,2024年出,里面回忆外交生涯,顺带剖析亚洲变迁,让人读着像听老大哥讲故事:特朗普乱来帮了中国忙,疫情中中国稳住全球供应链;拜登技术战,看似狠,实则暴露美国焦虑。
未来100年,中国不只经济巨人,还可能推人类进步:气候合作、数字丝路、太空探索。
![]()
马凯硕觉得,脱钩不是出路,合作才是。他谈中国外交如大国责任,促进多元秩序。台海议题上,美国放风渲染战争风险,只会激化紧张,却不解决根子。中国稳住“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融合示范。
马凯硕的逻辑简单:中国不求速胜,求长跑耐力。美国若继续偏见,损的不仅是两国,还有世界经济稳定。
总的来说,马凯硕的判断有分量,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
![]()
低估中国,美国自讨苦吃;中国繁荣100年,不是梦,是路径。
参考资料
把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海外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