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易经》《易经·离卦》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天地有序,日月有常,阴阳消长之间,自有气运轮转之理。
《易经》云:"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自古以来,圣贤便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星辰运转,总结出了三元九运的时空规律。
这套理论源于洛书九宫,以一百八十年为一个完整周期。
分为上元、中元、下元三元,每元又分三运,每运二十年。
2024年,我们正式告别八白艮土运,迎来九紫离火运。
![]()
离卦在八卦中属火,位居正南,象征着光明、文明、智慧与显现。《易经·离卦》言:"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这一卦象预示着未来二十年,将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智慧广泛传播、真相逐渐显现的时代。
可这与个人命运有何关系?为何说有三种人将在九紫离火运中迎来大运?古人讲"顺天应人",懂得顺应天时地利的人,自然能乘势而上,事半功倍。那些逆势而为的人,即使拼尽全力,也难免事倍功半。
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推演天地气数,将宇宙运行规律与人事变化紧密相连。他说:"天地之数,起于一而成于九。"这个"九"字,正是九紫离火运的核心所在。
今天,我们就从《易经》的智慧出发,看看九紫离火运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是哪三种人能在这二十年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为。
明朝有位名叫刘伯温的国师,精通易理,善观天象。洪武年间,他曾对朱元璋说过一段话:"陛下得天下,乃顺应天时。如今虽是八白艮运,主土德、主厚重、主积累,正合开国立基之需。但臣夜观天象,见离火之气渐盛,二百年后,天下将入九紫离火之运,那时文明兴盛,智者得势,光明显达之人当兴。"
朱元璋不解:"何为光明显达之人?"
刘伯温答道:"离为火,火性炎上,主文明、主显现、主智慧。届时,三种人将得大运:一是传道授业之人,二是创新求变之人,三是修心养性之人。"
"为何是这三种人?"朱元璋追问。
"陛下请看。"刘伯温在地上画了一个离卦的卦象,上下两个阳爻,中间一个阴爻,"这就是离卦,外实内虚,象征着光明。离火运的特点,就是重视内在智慧而非外在形式,崇尚真知灼见而非虚名浮利。"
"第一种人,传道授业者,为何能得势?因为离火主文明教化。离卦在人体对应心脏和眼睛,心主神明,眼观万物。教化之人以心传心,以智启智,正合离火之性。《易经》说'重明以丽乎正',便是指通过教育让智慧之光普照天下。"
朱元璋点头:"这倒是不假,朕建国之初便广设学校,培养人才,确实收获颇丰。"
"第二种人,创新求变者,为何能得运?"刘伯温继续说道,"离火运不同于艮土运。艮土运讲究稳健、积累、守成,就像修筑城墙,一砖一瓦慢慢垒。但离火运却是另一番景象,火性好动、善变、向上,最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那时的天下,旧有的格局会被打破,新的秩序会建立起来。谁能顺应这种变化,谁就能抓住机遇。就像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两者相得益彰。若是抱着旧思维不放,就像在火中浇水,不但灭不了火,反而会被蒸汽所伤。"
朱元璋若有所思:"那第三种人,修心养性者,又为何能得运?"
刘伯温笑了:"这正是最关键的一种人。陛下,您看这离卦,外面两个阳爻坚实,中间一个阴爻柔和,这叫外刚内柔,刚柔相济。什么意思?外表要坚定有力,内心要清虚明净。"
"离火运虽然光明显达,但也容易让人浮躁、虚妄、迷失本心。火性炎上,容易上头,容易冲动,容易被外在的繁华所迷惑。到时候,信息爆炸,真假难辨,诱惑遍地,人心浮躁。谁能守住本心,不被外境所转,谁就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保持清醒。"
![]()
"所以修心养性之人,最能得九紫离火之运。他们懂得向内求索,懂得在纷繁复杂的外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听完,沉默良久,才说:"先生所言,深得天地之理。可惜朕年事已高,看不到那个时代了。先生不妨将这番话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参考。"
刘伯温点头应允,回去后写下了一篇《九紫离火运论》,详细阐述了九紫离火运的特点和应对之道。可惜这篇文章在明末战乱中遗失,只有零星的内容被后人记录在野史笔记中。
到了清代,有位研究易学的大儒名叫江永,偶然在一本残破的古籍中发现了刘伯温这篇文章的片段。他如获至宝,反复研读,结合自己对《易经》的理解,写下了一篇注解。
江永在注解中说:"刘文成公所言三种人,实则对应了离卦的三个爻位。初九爻动,主传道授业,因为初爻是根基,教育是文明的根基;六二爻动,主创新求变,因为二爻居中,变化在中道之间最为合宜;九三爻动,主修心养性,因为三爻居内卦之上,是内在修为的最高境界。"
"更深一层看,这三种人其实是一体的。传道授业的人,如果不能创新求变,就会变成腐儒;创新求变的人,如果不能修心养性,就会变成狂徒;修心养性的人,如果不能传道授业,就会变成独善其身的隐士。只有三者兼备,才能真正顺应九紫离火运,成就一番事业。"
江永还特别提到,九紫离火运与之前的八白艮土运截然不同。艮土运讲究的是"止",是"静",是"积累",就像一座大山,巍然不动。但离火运讲究的是"明",是"动",是"显现",就像一团火焰,照亮一切。
"在艮土运中,埋头苦干、默默积累的人容易成功,因为那个时代重视实干,重视基础,重视稳扎稳打。但到了离火运,这套方法就不一定管用了。离火运重视的是智慧的传播、思想的创新、内在的修为。"
江永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他说,在艮土运中,开矿山、修铁路、建工厂这类涉及土地和资源的行业容易兴旺,因为艮为山,为土,为止。但到了离火运,教育、科技、传媒、文化这类涉及智慧和信息的行业会更加兴旺,因为离为火,为光明,为文明。
"同样是做生意,在艮土运中,踏踏实实做实体、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人容易成功。但到了离火运,懂得借助信息、善于创新、能够快速传播的人更容易成功。时代变了,方法也要跟着变。"
江永还特别强调了一点:"离火运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都会被照亮,一切都会被显现。在艮土运中,很多东西可以藏着掖着,慢慢来。但到了离火运,藏不住了。无论是好是坏,都会被照得清清楚楚。"
"所以,那些心术不正、靠投机取巧的人,在离火运中很难长久。因为离火就像一面照妖镜,能照出一切虚假和伪装。真正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必须是表里如一、真才实学的人。"
江永的这篇注解写得极为详尽,对后世研究三元九运的学者影响很大。到了近代,又有几位易学大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逐渐形成了关于九紫离火运的完整理论体系。
民国时期,有位名叫尚秉和的易学家,专门研究《易经》象数学。他在《周易尚氏学》中提到:"九紫离火运,火数为九,九为老阳,阳极则变。这二十年间,必有大变革、大转折、大创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尚秉和特别指出,九紫离火运对应的天象是"荧惑守心",就是火星运行到心宿附近。古人认为这是大变革的征兆,预示着旧有的秩序会被打破,新的格局会建立起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人能够把握机遇?"尚秉和自问自答,"还是那三种人:传道授业者、创新求变者、修心养性者。因为这三种人,正好对应了离火运的三个层次:文明、变革、内明。"
说到这里,尚秉和停下笔,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关于九紫离火运最核心的秘密,其实还没有完全道破。
那就是:这三种人虽然看似不同,但实际上他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而正是这个特质,决定了他们能否真正在离火运中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
这个特质是什么?它与离卦的本质有什么关系?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在九紫离火运中顺势而为。
除了成为这三种人之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尚秉和在笔记中写道:"此中奥秘,非深谙易理者不能明。待有缘人自悟。"
十年后,尚秉和的一位学生名叫金景芳,终于悟透了老师当年留下的这个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