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通辽市科左后旗:“闲置塘”变“致富金塘” 河蟹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0
分享至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海鲁吐镇锚定“生态富民”目标,以党建为引领,积极盘活闲置水域资源,引进优质河蟹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曾经无人问津的“闲置塘”,如今正摇身一变,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致富金塘”。


螃蟹喜获丰收。王英杰摄

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也迎来了蟹肥膏黄的丰收时节。在海鲁吐镇查干呼舒嘎查的水产养殖基地,一年一度的河蟹丰收季如期拉开帷幕。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刚捕捞上岸的河蟹进行称重、装车,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我在查干呼舒养河蟹已经有4年时间了,这4年算是试验期。现在试验非常成功,养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年投入的蟹苗大概在一万五千斤,正常情况下产值应该在5万斤左右,今年是大丰收,预计能达到6万到7万斤,每年形成的经济价值大概在100万左右。”养殖户许大勇兴奋地说道。

据海鲁吐镇查干呼舒嘎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采用“线上订单 + 线下批发”相结合的创新销售模式,依托冷链物流的强大支撑,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还成功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我们对在这儿的养殖非常有信心,因为这里气温适宜、环境优越,而且没有污染。我们投喂给河蟹的饲料都是纯天然的,有玉米、玉米爆片、冰鲜鱼、海鱼,所以河蟹的口感特别好。”许大勇补充道。

河蟹的养殖,不仅让闲置的水域资源重新“活”了起来,还有效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收。2025年,查干呼舒嘎查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牵头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 + 村集体 + 农民”的特色经营模式,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帮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这个水面面积有2600亩,以前是我们嘎查闲置的,今年6月份我们建成了合作社来养螃蟹。合作社每年给嘎查交5万块钱,这部分钱会作为分红分给老百姓。”查干呼舒嘎查村委会副主任敖日格勒介绍道。“我来这儿干点零活儿,主要负责巡逻。白天我干自己的活儿,晚上来上班,能挣点儿钱,让生活更富裕些。”查干呼舒嘎查村民齐银海笑着说。

据了解,2025年合作社共投放河蟹苗约15000斤,首批4.6万斤河蟹为合作社带来了26万元的净收入,社员分红约1.85万元。预计2026年河蟹产量可达6万斤左右,社员年末分红有望达到4万元左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动能。

“海鲁吐镇水资源十分丰富,辖区内大小水面有7个,总面积达5万亩。下一步,我镇将全力做好‘水资源 +’文章,在巩固水产养殖的基础上,向光伏发电、文旅融合等领域纵深拓展,通过‘一水多用’的多元产业布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驱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海鲁吐镇副镇长李巍信心满满地说。(于丽美、孙春雨、王英杰)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434文章数 200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