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昨晚夫人如雷的鼾声,令我夜不能寐。她立刻回应说:“我已多次建议分床而睡,但您总是不同意。我若独自去另一间房休息,您又担心我起夜不便。主卧室内的厕所近在咫尺,而另一间卧室则需前往共用卫生间解决。”
![]()
分床睡对我是利大于弊,甚至可以说是纯粹的利益,毫无弊端。没有了鼾声的干扰,得以享受一夜好眠,睡前还能沉浸于几本心爱的书籍之中,即使台灯通明,也不会影响旁边伴侣的休息。
记得在何时读过一则笑话。讲的是一位美女结婚数次,都以草草结束,每次都以结婚后又离婚而告终。究其原因是美女打呼噜,鼾声如雷,男人无法安睡。美女有自知之明,不再提起婚嫁之事。一日,有一俊男上门求婚,美女以前车之鉴,宁愿终其一生独处,也决不再嫁。男人求婚心切,写下婚约:“因为喜欢您,鼾声如雷我也决不离婚”,签字为凭。见有婚约为凭,美女感动,再婚。夜晚夫妻快乐完毕,丈夫疲惫入睡。美女新娘愉悦难寝,睁眼遐想:“此生还有如此好事……”,子夜时分,犹如雷鸣轰枕,窗户破裂,惊动四邻。原来是新郎的鼾声。唉,真是小巫见大巫。
![]()
笑话归笑话。为什么我,一个历来行事言行一致的人,在分床休息这个问题上却言行不一致呢?为什么宁愿自己休息不好,宁愿同床异梦,也坚决不愿离开那张两米宽的床呢?或许你认为这还是年轻人释放激情的念想在作祟,但你错了,大错特错!随着免疫力逐年下降,妻子多年来还继续为家庭鞠躬尽瘁,疾病缠身,常年与药为伴,尽管夫妻间仅尚存名义,但彼此间的亲情却愈发深厚。在这鼾声的夜晚,我更不能离开她。
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没有听到鼾声时,我总会探个究竟,是被子遮挡了呼吸道,还是其他原因?每当这种情况,我会叫醒她。日久夜长,没有了鼾声,我反而不能入眠。
白天我也与妻子形影不离,人们总会窃窃私语。不知情的保安说我是个“耙耳朵”,总是跟在老婆后面走。知情的人则会笑着送来一句,“你们两口子真好哦!”的确,糟糠之妻无法用简单的概念概括,我们彼此都牵挂着对方的安危,那是中年时就考验出的印记。一次去峨眉山登金顶,人群涌动中我与大家走散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她吓得直哭,“你在哪里啊,没有你我怎么办啊!”事后我听大家讲,她当时焦急的情景,我为之感动。同理,没有了老伴,我的日子又怎么过呢?
![]()
老伴走路脚总是容易跌绊,那怕是平路也偶有这样的动作,让人增加了几分担忧。即便偶有一次绊倒,她要诉落你不及时牵住。她清楚一秒钟之类突发的事情,谁反应得过来,何况我也是老年人。说归说,这只是小插曲,让人惊魂的还是服药过量那一幕。
年轻的医生出于好心,调整了她之前服用的药物名称及剂量。早晨服药后,我们照常去菜市场买菜。不到半小时,她就感到头晕,我意识到这可能与服药有关,于是我准备带她回家,喝糖水稀释药效或喝淘米水将药吐出来。她不愿意,仍要坚持买完蔬菜再回家。此时她双手颤抖,身体软弱,嘴唇发乌,无法说话,几乎要倒在地上。我用左手抱住她,右手提着菜,确保她不会倒下。以前老年人常说,一旦人倒下就难以再站起来。一位好心的水果摊老板端来凳子让她坐下。我请求老板,如果有糖水,她喝下后可能会缓解。店里没有备糖,老板便端来热开水给她喝。不久,妻子的脸色有所好转,也能说出几句话。这时,我拨打了120,并通知儿子赶来。到了医院,妻子脱离了危险。
人到老年,才真正体会到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感觉。特别是经历了那次她险些离我而去的惊魂一刻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只要她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我才能感到安心。
有时,即使埋头看书或画画,我也会分心问一句,“你在吗?”厨房那边传来回答,“我在准备午饭呢”。
其实,我也有私心,她身体不好,谁来给我做饭呢?
所以,与老伴分床睡是绝对不行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