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黄帝内经》《抱朴子》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古人观天察地,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
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气场和能量流转。
然而,在这十二时辰中,却有四个时辰被称为"凶时",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申时。
这四个时辰,为何会被冠以"凶"名?
《黄帝内经》有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时辰的凶吉,正与阴阳转换有关。子时,阴极阳生;丑时,阴气最盛;寅时,阴阳交替;申时,阳极阴生。这四个时刻,都是阴阳交替之际,天地之气最为混乱,煞气最重,也最容易发生不可思议之事。
道家典籍《抱朴子》中记载:"凶时出行,多遇不祥;凶时行事,难得善终。"那么,这四个时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为何阴阳交替时煞气会如此之重?
子时之凶:一阳初生,阴魂不散
子时,即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是一天中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的时刻。《易经》云:"复卦,一阳来复。"子时正对应复卦,是阴极阳生的关键时刻。
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有位书生名叫张景文,家境贫寒,租住在城外一间破庙中苦读。这座庙年久失修,香火断绝,当地人都说夜里常有怪异之事发生。
起初倒也平安无事。可住了半月后,每到子时,张景文总会听到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庙外徘徊,脚步声清晰可闻,却看不见人影。
有一夜,张景文读书至子时,突然听到敲门声。他以为是过路人求宿,便开门查看。门外站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面容惨白,双眼无神。
"公子,能否借宿一晚?"女子的声音空洞而飘渺。
张景文虽然胆大,但看到这女子的模样,心中也犯起嘀咕。他想起白天邻居老汉的告诫:"子时是阴阳交替之时,阴气最盛,阳气初萌。那些游魂野鬼,最喜欢在这个时辰出来游荡。"
张景文定了定神,突然想起自己身上带着母亲缝制的平安符。他强作镇定,说道:"姑娘,这破庙简陋,不适合女子居住。前面不远处有客栈,姑娘不妨去那里投宿。"
女子听罢,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整个人开始变得透明起来。"公子好眼力,竟然看出了奴家的来历。公子身上带着至阳之物,奴家不敢造次,告辞了。"
说完,女子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夜色中。张景文吓得一身冷汗,从此每到子时,便点上三炷香,诵读经文。
后来,一位云游道士路过,听说此事,对张景文说:"子时虽凶,但也是修炼的好时机。此时一阳来复,若能把握住这股初生的阳气,对修行大有裨益。但若无道行护身,普通人在子时最好紧闭门窗,不要外出,更不要应门。"
丑时之凶:阴气最盛,魑魅横行
丑时,即凌晨一点至三点,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刻。此时天地间阳气尚未完全苏醒,阴气占据主导,各路妖邪最为活跃。
![]()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有个镖师叫武德刚,身强力壮,武艺高强,从不信鬼神之说。有一次,他押镖从开封前往洛阳,为了赶路,选择连夜行进。
同行的伙计劝他:"武师傅,咱们找个客栈歇一晚吧。这荒郊野外的,丑时赶路不吉利。"
武德刚不以为意:"大丈夫顶天立地,还怕什么鬼神?"
众人拗不过他,只好硬着头皮连夜赶路。一路无事,直到丑时过半,队伍走到一片乱葬岗附近。突然,前方出现一盏灯笼,忽明忽暗,飘飘摇摇。
武德刚喊道:"前面的朋友,天这么晚了,也是赶路的吗?"
那人影停下脚步,慢慢转过身来。众人借着灯笼的光,看清了那张脸——竟然没有五官,只有光滑的一片!
几个伙计当场吓瘫在地,就连武德刚也头皮发麻。他想起师父临终前的叮嘱:"丑时阴气最盛,若在外遇到怪异之事,赶紧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然后掉头就跑,不要回头。"
武德刚虽然不信鬼神,但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大喊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拉起瘫软的伙计就跑,马车也不要了。跑出数里,直到看见远处村庄的灯火,众人才停下来。
回头一看,那盏灯笼依然在原地飘荡,却没有追过来。天亮后,他们壮着胆子回去取马车,发现马车安然无恙,但车辕上却多了一个手印——青黑色的,明显不是活人的手。
从那以后,武德刚再也不敢在丑时赶路了。他见人就说:"古人云'丑时行路遇凶事',确实不假。此时阴气最盛,阳气最弱,那些平日里不敢现身的东西,在这个时辰都会出来活动。"
寅时之凶:阴阳交替,煞气冲天
寅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是阴气渐退、阳气渐长的时刻。看似阴阳平衡,实则最为凶险,因为此时阴阳交战,天地间充满了不稳定的煞气。
宋朝时,杭州有个秀才叫林清远,准备进京赶考。出发前一晚,他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位白发老者对他说:"明日寅时勿出行,否则必有灾祸。"
林清远醒来后不以为意,心想这只是个梦而已。第二天寅时刚过,他就收拾行囊出发了。没想到走到城外十里处,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正好倒在他前方,差点砸到他。
林清远惊魂未定,正要绕过大树继续赶路,突然看到树下压着一个人。他赶紧过去查看,发现是个年轻的樵夫,已经昏迷不醒。林清远费了好大劲才把人救出来,送到附近的医馆。
大夫检查后说:"这小伙子命大,只是断了条腿,没有生命危险。他怎么寅时出门砍柴?这个时辰煞气重,最容易出事。"
林清远听了,想起那个梦,不禁后怕。如果不是他出门晚了一会儿,被树砸到的就是他了。他问大夫:"为何寅时煞气重?"
大夫解释道:"寅时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此时阴未完全退,阳未完全长,阴阳二气在天地间交战,就会产生不稳定的煞气。道家有'寅时三煞'之说,就是指这个时辰容易遭遇灾祸、疾病和意外。"
林清远恍然大悟,他想起《易经》中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又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寅时正是阴阳相推之际,变化最多,也最难测。
后来,林清远赴京赶考途中,每逢寅时必找客栈休息,绝不赶路。这一路虽然走得慢,却平安无事,最终高中进士。
申时之凶:阳极阴生,百鬼潜行
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是一天中阳气开始衰退、阴气开始萌生的时刻。此时阳极生阴,虽然还是白天,但阴气已经开始积聚。
元朝至正年间,扬州有个货郎叫钱大福,每天挑着货担走街串巷。有一天申时,他经过城外一座桥时,突然感到一阵凉意,明明是大晴天,却像有阴风吹过。
钱大福打了个寒颤,加快脚步想要离开。可刚走几步,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钱郎,等等我。"
他回头一看,是邻居王寡妇。王寡妇年轻守寡,平日里行为举止颇为怪异,很少与人来往。钱大福本不想理她,可王寡妇已经走到跟前,笑吟吟地说:"钱郎,你这货担里有什么好东西?让我瞧瞧。"
钱大福心中不快,但还是打开货担给她看。王寡妇挑了几样东西,却不付钱,说是赊账。钱大福不好拒绝,只得答应。
谁知王寡妇拿了东西后,突然贴近钱大福,用诡异的语气说:"钱郎,你可知道申时有什么特别?"
钱大福被她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不...不知道。"
王寡妇阴阴地笑道:"申时阳极生阴,是白天里阴气最重的时刻。那些白天不敢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辰就可以短暂活动了..."
钱大福吓得魂飞魄散,扔下货担就跑。跑出老远,回头一看,王寡妇依然站在桥头,对着他阴森森地笑。
第二天,钱大福鼓起勇气去找王寡妇要账。敲开门后,却见一个男人出来,说王寡妇昨天去娘家了,根本没回来。钱大福这才想起,王寡妇的丈夫三年前就去世了,怎么可能还活着?
他吓得跑到城隍庙求签,道士看了签文后说:"你昨日申时在桥边遇到的,不是活人。申时阳极生阴,正是百鬼潜行之时。虽是白天,但阴物也能短暂显形。"
道士看钱大福面色发青,又说:"你这面相,似乎沾染了阴气。若不及时化解,恐怕会..."
钱大福急忙问:"会怎样?求道长救我!"
道士摇摇头:"这四个凶时辰——子时、丑时、寅时、申时,各有凶险,各有讲究。你犯了申时之忌,已经沾染了阴气。想要化解,必须明白这四个时辰为何称凶,以及如何才能避凶趋吉。"
他顿了顿,神情凝重:"这其中的道理,涉及天地阴阳运行的大秘密,关乎每个人的性命安危。"
![]()
道士指着庙里的太极图:"你看这图,阴阳互含,循环往复。
这四个凶时辰,正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
懂得其中奥妙的人,可以借此修炼,不懂的人,却容易遭受灾祸。"
钱大福听得云里雾里,急切地问:"那究竟该如何是好?"
道士笑而不答,只是说:"天机不可泄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