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这天,美国悍然出手,开始对中国船舶加收每净吨50美元的费用。
而中国商务部几乎同时出手:全面冻结韩华海洋5家美国子公司的所有交易,同步对美国船舶征收每净吨400元的特别港务费。
紧接着24小时内,韩华海洋股价暴跌5.8%,现代重工股价跟着下跌4.1%,一场新的战争正式打响。
![]()
10月9日当天,美国借着301调查的名义,正式对中国造船业祭出限制措施,直指中国占据全球63%造船订单的主导地位。
但鲜有人知的是,这场调查早在2024年3月就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等五大工会请愿启动。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后进入倒计时,最终在10月9日落地,明确10月14日起实施新收费标准。
而韩华海洋的美国子公司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提供技术资料,还游说议员炒作所谓的中国补贴问题,成了美方的“帮凶”。
![]()
出人意料的是,中方没有立刻反击,而是用5天时间完成了精准布局,再一举反杀。
这5天里,海关升级了船舶身份识别系统,通过所有权、建造地、实际控制权三重核验,彻底堵死“换旗避罚”的漏洞。
航运企业也悄然行动,中远海运早在10月1日就开通了福州到波斯湾的直航航线,此时更是加快调整运力,把北美线20%的船舶转向亚欧航线。
![]()
等到10月14日反制措施落地时,韩华海洋才发现自己已陷入绝境,其费城造船厂50亿美元的扩建计划,因中国产高强度船板断供被迫停滞。
而韩国进出口银行的数据显示,整个韩国造船业70%的钢材、100%的稀土永磁材料都依赖中国进口。
![]()
再来看美国的收费政策,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自身的产业短板。
根据公开数据,美森航运在费城订造的3600标箱集装箱船,单艘造价高达3.33亿美元,而中国船厂的同类船舶只要5500万美元,价差整整6倍。
更尴尬的是,美国造船工期比中国多40%到60%,2024年全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不足1%。
![]()
中方的反制则精准戳中这些痛点:收费标准分阶段上涨,2026年将从400元涨至640元,2028年达到1120元,且明确豁免中国建造的船舶和空载修船。
这意味着美资企业若想省钱,要么继续在中国造船,要么把船开回中国维修,反而变相巩固了中国造船业的地位。
![]()
另一边,韩国政府已急着展开斡旋。
10月15日,韩国总统室表示正与中方沟通,评估制裁对美韩“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的影响,但也不得不承认,被制裁的韩华子公司与中国业务往来有限,长期影响仍难判断。
韩华海洋自己也处境尴尬,其在山东的造船厂主要生产船舶部件模块,如今虽未被直接制裁,但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已让股价承压,后续订单洽谈也受到波及。
![]()
五天蛰伏,一击即中,中方用最克制的方式展现了最硬的底气,没有激烈的言辞交锋,只用事实证明:在全球产业链的棋盘上,实力才是最终的话语权。
10月14日的反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信号,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尊重规则、正视差距,才能避免两败俱伤。
如今,美国的收费单已经开出,中国的制裁清单也已生效,接下来的走向,全靠白宫如何选择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