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很多中年夫妻,对老人抠抠搜搜,对孩子大大方方

0
分享至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丝毫都不容易。

古人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老人、孩子都管好了,就会家庭和睦,什么都容易一些。

但是我们把老人和孩子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孩子比老人幸福多了。

中年人是没有办法一碗水端平的,难免照顾不周。

多少夫妻,在老人面前抠抠搜搜,在孩子面前大大方方。



表姐夫家,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孩。

姐姐、姐夫都在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早出晚归。家里还有一些还贷,车子是二手车,经济条件,算是一般般。

姐夫的母亲就从农村赶过来,帮忙带孩子。

几个月一晃就过去了,老母亲随身带的钱,花光了,就问姐夫要:“你一个月给我一千多,这孩子要花,买菜要花,怎么够啊。”

姐夫说:“妈,你也不知道省着点花。也可以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让爸从老家送一些青菜过来。不要什么都买买买。你看看我们两口子,房贷还在,孩子读书的钱也要准备了,又能怎样?”

前些天,老母亲买了一件打折的棉袄。姐姐就责怪了:“家里多得是衣服,还买什么?肯定是跟着邻居老太太去买的。人家是退休工人,我们怎么比得了?”

其实还有更狠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出门,孩子看到玩具,非要买。老人舍不得。

孩子回到家,就告诉父母。

孩子的父母肯定会说:“妈,你那么小气干嘛?孩子要一点东西,你都不买。”

老人听了这话,也只能受委屈,忍气吞声。

多少老人,在子女的家里,小心翼翼地生活?还要听从娃的指手画脚。娃在父母的帮衬下,有恃无恐。

这就是中年夫妻,对老人抠抠搜搜,恨不得一分钱都不花,还让老人倒贴小家庭就好。

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

说到底,没有什么钱,也没有真正退休的老人,走到子女家,难免会被讨嫌的。

即便老人在带娃,其劳动价值,也常常被忽视。老人吃饭、睡觉、就医的开销,却被中年夫妻看得清清楚楚。

有几个子女的老人,常常不是享受几份孝心,而是感受到几份脸色。似乎老人到谁家,都不受欢迎。

有退休金的老人,到子女家住,也为难,好担心自己的退休金都花掉,以后有大病什么的,就一点保障都没有了。



再说说表姐夫家,在养孩子方面,真的很大方。

大女儿上小学,就学舞蹈。然后一直跳舞,走进了大学。作为跳舞艺术生,算起来,就花掉了几十万。

看到大儿女的房间里,舞蹈服都堆成山。

也有很多的奖杯,但大部分的奖杯的背后,都是一笔培训费用。

大女儿读大学,一个月的开支达到了三千。表姐夫也顺顺利利的掏出来,没有一句啰嗦。

小女儿学了一段时间钢琴。费用太高了,就不得不停止了。

表姐夫还很愧疚,就把小女儿送到跆拳道班,又学了三个暑假。

几番折腾,小女儿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私立高中,就被纳入议程了。

两个女儿读书,费用不少。表姐夫恨不得砸锅卖铁,甚至愿意卖掉房子,凑齐费用。

这就是中年夫妻对孩子的大方,恨不得给孩子最厉害的托举,还想给孩子买房,存一笔钱用来结婚创业等。

一些普通家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把孩子当成了富二代来养。

“童年富裕症”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中年夫妻却不以为然,以为孩子长大后,就好了。

很多夫妻,认为给孩子花钱了,去了辅导班,一对一补习,培养了兴趣,就算孩子没有学成什么,也没有了遗憾。

明知道花钱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夫妻就花钱了,买一个心安。

一些夫妻在育儿开销上,还会向老人伸手。

很多农村,中年夫妻把孩子放在老家,什么开销都是爷爷奶奶管,夫妻还说老人没有管好,让孩子受委屈了。老人是百口莫辩。



思想家歌德说:“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看来,上上个世纪的歌德,就已经发现了中年夫妻对老人、孩子的待遇区别了。才提出,把老人当孩子养,才算尽孝。

不管用什么大道理,要说服中年夫妻对老人、孩子一样,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家庭里,老人是夕阳,孩子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个越来越失望,一个越来越有希望,怎么会一样。

一个家庭,一开始是老人的,后来是中年人的,最后是孩子的。对孩子好,就成为了自然规律。

中年人,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就应该学会权衡利弊。

对孩子别乱投资,要根据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自学成才,要考虑投资的性价比,千万不要培养一些虚假的富二代。

对老人别太苛刻,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你一个月给老人五六百,老人都很幸运了。

对于家庭的支出,应该统筹大家的建议,看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

中年人花钱的方式,见证了一个家庭的格局。

手心手背都是肉,掐一边,另一边也会痛。

钱应该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最溺爱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只打29分钟,火箭队找到杜兰特使用方式 弱化1号位 谢泼德4记三分

只打29分钟,火箭队找到杜兰特使用方式 弱化1号位 谢泼德4记三分

替补席看球
2025-11-02 10:22:36
大反转!特朗普先说要打委内瑞拉,转头就不认了,媒体曝猛料

大反转!特朗普先说要打委内瑞拉,转头就不认了,媒体曝猛料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2 14:52:02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健身狂人
2025-10-27 01:01:13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风过乡
2025-11-02 07:37:18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2:50:11
瓦科留泰山的难度有点大,年龄是主要原因,彭啸下赛季可当主力了

瓦科留泰山的难度有点大,年龄是主要原因,彭啸下赛季可当主力了

新新自圆其说说体育
2025-11-02 14:33:18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长沙店铺外墙坍塌致2名女孩惨死!网友哭诉:她在趴那里一动不动

长沙店铺外墙坍塌致2名女孩惨死!网友哭诉:她在趴那里一动不动

火山诗话
2025-11-02 07:17:45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秋风专栏
2025-10-07 11:12:43
开卖秒售罄!价格飙涨近7倍,网友:根本抢不到

开卖秒售罄!价格飙涨近7倍,网友:根本抢不到

大象新闻
2025-10-31 16:30:06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7:01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0-31 11:30:21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心静物娱
2025-11-02 10:23:42
巴菲特,大赚134亿美元!

巴菲特,大赚134亿美元!

鲁中晨报
2025-11-02 10:55:03
蓝营台南选情起风了,“谢龙介唯一接班人”宣布参选,恩师站台

蓝营台南选情起风了,“谢龙介唯一接班人”宣布参选,恩师站台

新时光点滴
2025-11-02 15:10:32
坐稳国民党主席位子后,郑丽文摊牌: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都别谈

坐稳国民党主席位子后,郑丽文摊牌: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都别谈

牛锅巴小钒
2025-11-02 14:46:49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蒋介石临终前,为何让宋美龄连夜出逃?蒋介石日记揭开内幕

蒋介石临终前,为何让宋美龄连夜出逃?蒋介石日记揭开内幕

红色先驱
2025-10-19 18:05:03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王楔晓
2025-11-01 20:02:28
2025-11-02 16:44:50
布衣粗食68 incentive-icons
布衣粗食68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12842文章数 485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数码要闻

从单塔单扇 4 热管到双塔双扇 6 热管,乔思伯推出 5 款塔式风冷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