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种鱼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不想被癌症盯上,谨记2点原则

0
分享至

“吃了几十年,都说养人,这一口还能出事?”凌晨三点,小区的老刘又躲进厨房,给家人偷偷炖了一锅咸鱼粥。咸鱼,是他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美味。

可就在昨天,他女儿在家科普会上“正儿八经”地警告他:“爸,咸鱼都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了,你还敢吃?”

老刘半信半疑,心里却犯嘀咕:“一条小小咸鱼,怎么就和癌症扯上了关系?”这或许也是许多家庭的疑惑。咸鱼是家常小菜,还是健康隐患?或者说——爱吃咸鱼真的会让癌症盯上你吗?



今天就给大家揭开“某种鱼”与癌症之间的真实联系,并告诉你两条避险关键原则。第2点尤其容易被忽略,建议大家看完后,回家和长辈们都聊聊!

很多人以为,“鱼类富含优质蛋白,是健康食物”,但咸鱼可不是普通鱼。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0年就把中国式咸鱼列为一级致癌物,等级和烟草、酒精、石棉等放在一起,意味着——存在充分的人群和实验研究证据表明咸鱼能直接诱发癌症。

答案就在它的加工工艺——在腌制、发酵、风干过程中,鱼体内会大量生成亚硝胺类物质。这些亚硝胺一旦摄入人体,会损伤细胞DNA结构;不断累积,诱导正常细胞癌变。



尤其在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港澳等地),居民偏爱咸鱼,咸鱼消费高的区域鼻咽癌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研究甚至指出,每周吃一次咸鱼,连续五年,鼻咽癌风险提升70%以上。

不仅如此,咸鱼含盐量极高,每100克咸鱼的盐含量能达12~20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建议(5克以下/天)。高盐本身就会刺激胃黏膜,使胃癌风险大大增加。数据显示,长期高盐膳食会让胃癌风险增加约24%。

不少人会问:“我就偶尔吃点,能有啥事?”事实上,研究显示只要长期保持咸鱼摄入,就有可能触发下列健康隐患:

消化道癌症风险陡增

各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周食用一次腌制鱼,鼻咽癌风险升高65%,胃癌风险增加49%。长期吃致癌物(亚硝胺)不断积累,让消化道黏膜反复损伤,容易癌变

肾脏与心血管压力上升

咸鱼中的高盐摄入,带来的威胁远不止口渴那么简单。高盐膳食让慢性肾病发病率上升近30%,同时加重高血压和心脏病人群的健康负担。咸鱼配白粥,很容易让人多吃主食、减少蔬菜,这也会阻碍其他营养元素吸收。

肠道菌群被破坏,免疫力降低

研究表明,长期摄取腌制食品的人,肠道有益菌减少约19%,肠道屏障受损,体内慢性炎症、感染机会增多。对于老年人本来抵抗力下降,更不宜多食。



很多人觉得“这么多年不也没啥事”,但癌症的发生本来就是长期积累、隐秘进展的结果。你看见的“没事”,只是因为问题还没浮出水面。

腌制鱼类能不吃就别吃,尤其是自制的“老味道”

建议将腌制鱼类作为偶尔尝鲜的特殊小菜,每月摄入不超过1次,每次不超过50克;家庭中有胃肠道、肾功能问题、高血压、心血管基础病患者,最好避开所有腌制风干鱼。

市售腌鱼流通复杂,容易卫生不过关,自家自制咸鱼更可能因卫生和发酵条件不可控,亚硝胺超标风险大。



新鲜、低盐、科学选择优质蛋白

如果喜欢吃鱼,优先选择新鲜鱼,采用蒸、煮、清炖等方式烹饪,尽量少油盐、不过度调味;推荐每周食用2-3次新鲜鱼,每次100-150克。

品种以三文鱼、罗非鱼等低脂鲜品为佳;尽量多搭配蔬菜和全谷类主食,保持饮食均衡,远离高盐、高亚硝胺隐患。

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减少腌制、熏制、烧烤类食物摄入,肥胖、高油脂饮食、缺乏蔬果,这些都是癌症“帮凶”。数据表明,90%以上的消化系统肿瘤都和这些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深圳晚报
2025-11-01 20:13:18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31 00:07:57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界面新闻
2025-11-02 16:50:01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爆角追踪
2025-11-02 10:48:56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1 23:56:55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呼呼历史论
2025-11-01 15:20:18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BRTV新闻
2025-11-01 15:21:16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述家娱记
2025-10-31 14:04:50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凡人侃史
2025-10-31 22:09:26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懂球帝
2025-11-02 14:13:07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军机Talk
2025-11-01 11:48:36
2025-11-02 18:11:00
李摻穷游天下
李摻穷游天下
看遍天下美景,不负此生!
1042文章数 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手机
健康
教育

数码要闻

微星带来非 MAX 版 MAG B850 TOMAHAWK WIFI 主板,规格略有出入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数字太大,课代表无能为力?思维难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