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头山东麓
一座用无障“爱”细节构建的现代化校园
正成为慈溪特殊孩子们绽放生命光彩的人生启航地
2025年9月
慈溪市启星学校(原市特殊教育学校)
正式迁入龙头山新校区
标志着慈溪市特殊教育事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
10月14日下午,
慈溪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举行
“网眼看慈溪”走进启星学校活动
自媒体负责人代表,网络大V,网络公益达人代表
一起走进这所漂亮的学校,与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
感受启星特别的魅力
校长徐彭荣带着大家参观了学校。
跟着网友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
♥从大新路到龙头山麓
![]()
![]()
说到特殊教育学校,网友们印象中的就是位于大新路22号的老校址。徐校长告诉大家,慈溪市启星学校创建于1986年,三十九年来始终是全市唯一一所多层次、综合型的特教学校。随着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原有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特教需求,新校区的建设势在必行。
![]()
![]()
新校区坐落于龙头山东麓,于2023年12月开工。项目用地面积141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75.69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等多种功能空间。
![]()
学校为心智障碍儿童提供基础教育、康复训练等服务,现有20个班级,其中16个义务教育启智班(其中1个小学卫星班),3个职高班,1个学前卫星班,近200名学生。
♥用爱温暖每一颗特别的心灵:无障“爱”的校园环境
![]()
校园设计充分体现了“优质教育发展人,优质服务关怀人”的理念,从整体规划到细节处理,无不彰显对特殊学生的关爱与尊重。
![]()
![]()
校园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无线网络无缝衔接,教学楼配备无障碍电梯与坡道,阳光厨房、洗衣房等生活设施完善。
![]()
![]()
![]()
用心播种,用爱浇灌。这些贴心的设计从细节上保障了特殊学生校园生活的安全与便利。
♥多元化成长:特色课程与教学成果
![]()
![]()
![]()
特色功能教室是启星学校新校区的一大亮点。感统训练室促进感官协调,陶艺室激发创造力,烹饪室与家政室则助力生活技能培养。这些专业空间为特殊孩子提供了多元化成长路径。
![]()
![]()
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配备了专业化实训教室,包括烘焙面点实训室、陶艺室、汽车美容实践基地、手工艺品制作室、残疾人就业模拟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高效的学习环境。
![]()
2018年,学校首次招收职高段学生,开设了包括陶艺、珠花、洗车、中式面点等6门职业技能课程。
![]()
![]()
今年借助新校区完善的实训条件,又新增了茶饮制作、西点烘焙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路径。
♥融合教育:构建全学段教育体系
![]()
融合教育是启星学校的另一大亮点。学校通过“卫星班”模式,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共同学习、互动,促进彼此理解与成长。
![]()
目前,学校设有1个小学卫星班和1个学前卫星班,逐步构建起从学前到职高的全学段融合教育体系。
![]()
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为普通学生提供了理解与接纳差异的机会。
♥硕果累累:从技能学习到自信成长
启星学校的教育成果令人瞩目。学校与慈·善空间、贞观电器、四驱联盟等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每年6月,学校联合爱心企业举办现场招聘会,目前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以上。
![]()
听说新学校成立的消息,已经从母校毕业的黄游锋特地赶来绘制了梵高的《星空》,表达了他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有两位老师从学校毕业,回来担任了教师,实现了爱的传承。
从1986年建校至今,启星学校历经多次转型与升级,始终走在特殊教育前沿。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
![]()
![]()
在珠心算教室,校长自豪地介绍说,学校开展了“康教结合、潜能开发”理念下的珠心算教学研究。2023年3月,中国珠心算协会王卫达主任一行来校,对学校近十年来开展的培智珠心算教学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
在西点制作室,孩子们把亲手制作的饮品给网友品尝。
![]()
在彩陶工坊,看到了孩子们制作的童趣傲然的彩陶作品。校长说,这里即将开展制作青瓷的尝试。
![]()
更多的学生作品逐一呈现,让网友们感叹不已。
![]()
![]()
小慈从学校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同学们的精美作品。
![]()
♥大家有话说
![]()
参观结束,学校领导和网友们在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听听大家的感受。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 吴继生:
“网眼看慈溪”是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的品牌活动,今天走进启星学校,通过网络力量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启星学校的特殊教育,关爱这里的学校和老师,引领全社会做好特殊教育的关爱服务工作。
公益志愿达人 姚云珠:
在参观过程中,与孩子们的互动更让这份“温暖”有了具象的模样。互动时,两个孩子捧着亲手制作的柠檬果茶,轻轻递到我面前,细心地喂我品尝。微凉的杯壁裹着清新果香,与他们眼里藏不住的期待撞个满怀,瞬间甜透了心房。还有孩子围上来,叽叽喳喳说起去年元旦“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往事:“老师,去年的年糕饺很好吃!”“做烧饼的过程我现在都记得!”“还有甲糖、蛋卷、放炮、游戏……”那些我本以为会被淡忘的细节,竟被他们小心翼翼珍藏,这份记挂比任何话语都更动人。
最让我动容的是路过一教室窗口时的一幕:一个正在回答老师提问的孩子,转头瞥见我,眼睛瞬间亮了。他立刻兴奋地挥舞着手,大声喊着 “老师,好久不见!”,等他回答完毕就直接走向门口。我们开心拥抱,然后还约定本周日再见。那毫无掩饰的欢喜与亲近,像一束暖阳撞进心里,也让我更真切地懂了,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完备的设施,更是真诚的陪伴与关爱。
作为长期关注特殊儿童的志愿者,此行更坚定了我们“爱在路上—红烛关爱”的初心。今后,我会带领志愿团队的伙伴们,持续走进校园,主动为孩子们送去暖心关爱与陪伴,用一次次相遇、一份份心意,见证每一张笑脸在阳光下绽放,让这份温暖在教育路上不断传递。
“最慈溪”负责人 孙凯丽:
启星的校园非常漂亮、温馨,在功能分区上也很好地考虑到了孩子们的生活需求,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浓浓的爱意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慈溪本土文化”负责人 高东:
这次走进启星学校,远比预想中更深刻、更触动人心。它不仅帮我推开了认知的新窗,更让我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包容、尊重与爱的真谛。
更意外的是,竟偶遇了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师——原来他一直在这里授课。这份默默的坚守,瞬间让我对他的敬佩之心愈发浓烈。
“慈溪生活网”负责人 茅森安:
来启星之前,我原以为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会弥漫着某种让人深感沉重的压抑的“不幸”气息,但参观之后,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被提炼过的旺盛向上的生命力。或许世界对他们有所不公,也并不友好,但每一个孩子凭着自己那股不认输不认命的劲儿,以自己的节奏与世界艰难地谈判,并在老师们的爱护和引领下,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所谓“正常人”世界的单调与狭隘,这些“折翼天使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俯视的同情,而是平视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用力地活着,甚至比我们笑的更开心,活得更纯粹……
“品味慈溪”负责人 马奇伟:
感受是这里的老师比想象中更辛苦,不仅仅是日常教学,而且还要时刻照顾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的耐心教学让孩子们未来有了方向,生活有了信心!新学校设施完善,细节到位,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总体感觉很棒!
短视频达人 邹郸:
这次慈网联活动,让我第一次知道慈溪还有特殊教育学校,也终于有机会,近距离走近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对我来说,明明知道身边有自闭症、五慢症的孩子,但很少有契机去深入了解。我总担心自己无法感同身受,怕这份“不懂”会变成无力感,甚至陷入内耗。有时候注意到,症状较明显的孩子,往往对周遭变化格外敏感,也格外在意他人的目光,让人既心疼,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帮助。
不过但凡有机会的话,只要在社会上遇到他们,我愿意主动友好互动,试着说 “你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告诉我”。因为我知道,比起单纯的同情,带着善意的平视,更能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尊重,慢慢让整个社会对他们多一份包容。
网友鱼乐制作了短视频:
“网眼看慈溪”走进启星学校即将结束
真像一位老师所说
“所谓特殊教育,
不过是把普通的成长,
翻译成更多种可能。”
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走向自立、自尊、自强的未来
来源|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 市启星学校
图文视频 | 太阳老师 沈斌煊 鱼乐
编辑 | 范田圆
审核|赵思舜 胡孟才
慈溪·智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