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楠正经聊清史之嘉道中衰中的广东海防与水师(十五)修修补补的虎门防御体系(2)操练水师
操练水师
水师作为虎门防务体系的一部分,然而学者们的关注远不及虎门要塞。关天培在训练上没有什么创新,为了迁就水师平时的巡逻任务,更要调低标准。由于广东清军在阅兵时,竟然“五箭全空,一枪不中”,关天培在道光十五年(1835)实行分营训练,各营每100人挑出备战兵40名操练,其余则用于巡防,再逐步替换巡防兵,三年内完成所有训练。关天培要求弓兵训练必须达到章程规定的六力,每10名士兵须有6成以上达标,50支箭中26支或以上及格,枪兵10名打靶30次,必须中靶18次。结果,关天培在次年检视澄海协左、右营时,发现情况没有改善,便降低训练标准,弓箭准头以五成为合格,鸟枪继续是六成。关天培尽管委派专员管理,但水师分散布防于各地,又要兼顾多种任务,训练并没有多大成效。
或许关天培也意识到上述问题,接下来就集中训练中路水师,设计虎门会操。在实行会操前,关天培首先下令虎门要塞各炮台,于每个月的3、8日操练枪炮,然后又安排官员管理威远、永安、巩固、镇远、大虎炮台。道光十六年(1836),关天培制定训练计划,广东水师于每年二、八月进行春秋二操,模拟实战情景。训练计划由沙角、大角炮台开始预警,再以第二道防线的炮台炮轰敌船,如果敌船闯过此层,就出动水师及第三道防线剿灭。整个会操由炮台射击为先,再操练师船阵型,最后是水兵操练,具体情况为:八月初六日四鼓时分,中军参将在南城门上放头炮发令,协济炮台弁兵造饭,五鼓时分放第二炮,所有士兵都必须吃饭完毕。天稍亮再放第三炮,所有士兵带起装备,前往校场集合点名,并领取盐菜钱。领队官会在集合时,于将台竖立大纛五杆,士兵须要归队站定,由中军参将等人负责带领士兵上船,前赴威远、镇远、横档、大虎及永安炮台,船只则由候补守备在太平汛守备。抵达炮台后,士兵首先要检查火炮、火药、炮弹、随炮器具、火器旗图、配执军械及军服,并与驻守的士兵一同炊爨,准备演练火炮射击。由于协济兵与驻防兵默契不足,所以每门火炮一驻防兵1人瞄准,协济兵3名装药、下子、撵炮和点火,若是6000-8000斤大炮,则安排驻防、协济兵各2名。每门火炮尾部均会悬挂一面小腰牌,正面书写炮位号数、应下药子,背面刻写士兵的姓名。发射前,由瞄准兵先行瞄准示意,燃火兵在左执火龙杆燃火,催火兵在右执皮巴掌火门一扑,向靶船攻击。如果炮弹命中靶船,指挥官就押旗画圈,号手兵鸣锣三下,由瞄准兵取下炮尾腰牌领赏。
在三道门户中,关天培最重视第二道门户的火力。操练当日,总督和巡抚都会出席,并在横档炮台观察。大鹏参将呈送兵册后,再发令开始,右营游击于月台垛口展旗三次,威远台兵弁兵再接力展旗,八台接连施发信号炮,沙角、大角炮台各发炮一次,然后开始实弹射击。快蟹船拉动靶船内闯,行抵饭萝排附近时,各炮台开炮攻击。他特别将操练安排在长潮时,因为这时水势溜急,靶船可以快速航行,模拟英军战舰的行动。针对英军战舰的速度,关天培下令守军在发射第一炮后,不用再放炮,并立即在垛口施放大火箭、溜筒,二、三、四号炮台发炮后,待靶船驶近时,再施放五虎箭、喷筒、群虎箭。另外,水师又要在上流准备大米艇及火船,大米艇后排列三板4艘,并搭载40名凫水兵,由中泓向北驶至饭萝排,务必要将靶船击沉。
除了炮台射击,关天培亦有安排师船及水兵操练传统的接舷和冲撞战术。在师船会操中,关天培要求舵兵、缭手因应风势灵活操纵战船,爬桅兵要身手敏捷,可以随手发射火器、弓箭,而参与水兵则要熟悉水性,移动时必须符合队形。
师船及水兵在操练时,七营水师会按次序排出阵势。首先,七营水师出动10艘师船,总领船列于前,8艘师船分排左右,督阵船在后。先由总领船迎接总督至炮台,再由中军参将呈送操图请令,即发炮三声、挥动令旗,重兵肃静听令(图一)。
第一阵是万派朝宗(图二):总领船挥五色旗,掌平号,放炮一声,众船起大篷。掌平号,放炮三声,各船起椗。掌潮水号,总领船开行,左右两股船队鱼贯而进,督阵船随后而行。总领船挥红旗,掌天鹅号,发炮一声,各船齐放炮火,各兵呐喊助威一叠。总领船放号炮一声,掌平号,挥蓝旗,各船转舵变阵。
第二阵双凤穿花(图三):总领船挥红旗,发号炮一声,掌催尖号,左右两股师船对面冲攻,各兵呐喊助威,师船“齐放门头,腰边尾送枪炮连环攻打”,待总领船挥红旗,停止呐喊、枪炮,再由总领船挥黄旗,放号炮一声转阵。
第三阵一统升平(图四):总领船挥红旗,放号炮一声,众船齐放炮火,各兵呐喊助威。再挥动红旗,放号炮一声,众船再放火炮,各兵呐喊助威。总领船押红旗,呐喊、炮火齐止。
第四阵海洋静肃(图五):总领船放炮三声,吹得胜令,挥五色旗,再到中央拋椗。其余船只亦照营式拋椗,按次序停泊,再鼓吹缴令。
最后是水军操练。首先安排水军两队,隐伏于船队,等候命令。各兵跪接号令,船队奏乐并鸣炮三次,待督抚坐毕。中军官跪呈操图,请令官即请发令,再奏乐鸣炮三次。然后掌平号一声,尖号一声,挥动五色旗,信炮一声,骑兵下水上马。掌平号二声,尖号一声,挥动五色旗,信炮一声,第二层水兵下水。掌平号三声,尖号一声,挥动五色旗,信炮一声,第三层水兵下水。掌行队号,点鼓,水兵分两翼前进,执令官举黄旗,吹海螺,两队水兵分列雁行(图六)。蓝白旗一展,转为龙游阵。
龙游阵(图七):号令船上掌平尖号一声,挥舞蓝旗,信炮一声,并吹海螺、擂鼓,水兵两队开始交锋对垒,各兵呐喊助威,直至左队大旗与右队红旗相对,鸣金止停。再敲金边,水马兵出为第一层,刀牌兵排出第二层,杂技兵列阵第三层,是为三才阵。
三才阵(图八):号令船上掌平号三声,尖号一声,执令官挥红旗,信炮一声,水马兵施放排枪一次。再掌平号三声,尖号一声,挥动红旗,信炮一声,水马兵放排枪一次。又掌平号三声,尖号一声,挥动红旗,信炮一声,水马兵放排枪一次,见蓝旗挥动,变成偃月阵。
偃月阵(图九):执令官举蓝旗,点鼓,刀牌兵演武伍步。擂鼓,牌兵滾伏于水面,杂技兵冲出。再点鼓,刀牌兵演武伍步,闻金声而止。出皂旗,敲鼓边,安排匪船冲阵,再挥五方旗,变为一气浑元阵。
一气浑元阵(图十):号令船擂鼓,水马兵布于外层,杂技兵围成第二层,刀牌兵环绕第三层,包围匪船。掌天鹅号,挥红旗,信炮一声,擂紧鼓,众兵八面进攻,齐发枪炮,生擒贼船。鸣金三声,枪炮齐止。再展五色旗,发信炮三声,奏得胜令,转为四夷拱服阵。
四夷拱服阵(图十一):水兵排列四层,奏凯回营,赴座船禀报,再归队上船(图十二)。
关天培设计的虎门会操,最大问题是不能应对当时的战争。律劳卑事件深刻地影响关天培布防,整个虎门会操,目的都只是防范再有敌船闯入。在日后的虎门大战中,清军只是倚靠炮台拒敌,水师战船根本没有出动配合。而关天培只安排少量船只模拟敌船,明显对战争估计不足,没有吸取嘉庆朝时广东水师被大量海盗攻击的教训,无论是炮台射击、还是船操及水操,都假设英军仅仅会用数艘战船进攻,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
最后给本系列的第十五章做个小结。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情况下,关天培所拥有的经验、资源,注定他只能改造前人遗下的虎门要塞。严格来说,关天培只是虎门要塞的“修补者”,他翻新沙角、大角、镇远、横档、大虎、蕉门炮台,移建威远、永安炮台,新建巩固、靖远炮台,更换重型火炮,再于东水道增设铁链、木排,减慢敌船速度,让炮台有充裕时间射击,又于西水道加设木桩,修补虎门要塞原有缺点。水师操练作为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围剿闯过第三道防线来船,属于战术上的补充。整个操练都在虎门内进行,可见关天培根本不打算出洋剿敌,因为当时的水师并不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