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不少地方流行在山上散养土鸡,说是纯天然、味道好,还能带动致富。可没过两年,原本绿油油的山坡,愣是被糟蹋得光秃秃的,草皮没了,树苗折了,连地表土都松得像翻过一遍的地。
有人就说:这鸡是来养膘下蛋的,咋还连刨带蹬的?看着满山遍野跑的鸡群,谁能想到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居然能变成“生态破坏小分队”?它们嘴叼、爪刨、群居、不挑食,干的都是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事儿。
今天咱就唠唠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土鸡,到底是怎么把一座山给“弄秃”的。
![]()
要说鸡会不会毁山,先得明白它们在山上都干些啥。土鸡散养,听着自由自在,其实它们的生活节奏特别“务实”。天一亮就开整,从早到晚基本就三件事:找吃的、刨土、挤一块儿待着。
它们吃的东西可杂了,草籽、嫩芽、虫子、蚯蚓,只要是地上能扒拉出来的,全不放过。尤其是春天,新长出来的草尖和树苗嫩叶,对鸡来说就是“头茬鲜”,一口下去,整棵小苗就报销了。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群鸡天天来光顾。一只成年土鸡每天采食活动范围可达150平方米,而一个千只规模的散养鸡群,日均踩踏和采食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一座山得经受频繁踩踏,相当于二十多个标准足球场。这哪是养鸡,简直是轮班犁地。
![]()
鸡有天生的刨食本能,用爪子一阵猛刨,就是为了翻出地下的虫子和种子。这一刨不要紧,表层土壤结构就被破坏了。
原本靠草根和腐殖质固定的土,被翻得松松垮垮,一下雨,雨水顺着裸露的地表哗哗往下冲,带走的不只是浮土,还有土壤里最肥沃的那一层有机质。
时间一长,土地越来越薄,越来越贫瘠,草种下去也长不住,树苗刚冒头就被刨出来,生态恢复能力直接被打趴下。这种情况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尤为明显。
![]()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南方丘陵山区因不合理养殖导致的轻度水土流失面积,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家禽散养是重要诱因之一。你以为鸡只是在找食儿,其实它们正一点点挖断大山的“命脉”。
很多人觉得“散养”等于“稀稀拉拉”,其实不然。为了多挣钱,不少养殖户把鸡群密度搞得贼高,几百上千只鸡挤在一片林子里,远远看去黑压压一片,跟蝗虫过境有啥区别?
![]()
鸡多了,粪便也集中,短期内看是肥料,可超量堆积就会造成土壤氮素过剩,改变土壤酸碱度,抑制植物生长。再加上鸡群反复踩踏,地面被压实,雨水渗不下去,地表径流增加,进一步加剧侵蚀。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指出,未经处理的家禽粪污会对周边植被和水体造成负面影响。
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散养户根本没有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鸡粪就这么露天堆着,随雨水流入山沟,污染水源不说,还让植物“中毒”。
![]()
一座健康的山,不是光有树就行,而是要有完整的植被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地衣,层层叠叠,互相支撑。鸡来了以后,专挑低矮、柔嫩的植物下手,草本层首当其冲。
草一少,依赖草籽为生的小动物就少了,昆虫种类也变单调,鸟类不来,土壤里的微生物群落也跟着受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一旦遇到干旱或病虫害,恢复起来难上加难。
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显示,在持续三年高强度散养鸡的林地,植物多样性下降超过40%,原生草本覆盖率从75%跌至不足30%。这不是简单的“鸡吃草”问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
![]()
那是不是说就不能在山上养鸡了?其实合理利用山林资源,发展林下养殖,本来是条好路子。关键是“合理”二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林下经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林下养殖应控制密度,避开生态脆弱区,实行轮牧轮养,保留足够植被覆盖。
比如每亩林地养不超过50只鸡,定期更换放养区域,给山林留出喘息和恢复的时间。同时要配套建设简易围栏、饮水点和粪污收集池,减少对环境的直接冲击。
福建、浙江等地已有成功案例,通过科学规划,既养出了高品质土鸡,又保护了山体绿化。这说明,问题不在鸡,而在人怎么管。
![]()
山秃了,锅不能全让鸡背,它们只是按本能活着,吃、刨、群居,都是天性。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对“生态养殖”的理解是不是太简单了。以为撒几只鸡上山,贴个“散养”标签就能卖高价,却忽略了自然的承受力。
大山不是无限兜底的“免费食堂”,它也有修复周期,也需要休养生息。咱们东北有句老话:“靠山吃山,得给山留条活路。”这话放在今天一点不过时。
养鸡可以,但得讲究方式方法,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今天赚的是卖鸡的钱,明天赔上的可能是整座山的绿意和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您说是不?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