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报道,长沙市岳麓区咸嘉西子园小区的视障市民朱先生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尝试向市民热线提出请求:“能不能帮我修一条盲道?”令他惊喜的是,这一诉求很快得到落实。国庆前夕,一条崭新的盲道从小区门口延伸至他住的单元楼门前。
![]()
作为一名盲人按摩师,朱先生常加班至深夜。小区未实现人车分流,夜间停车密集。过去,他回家时只能“碰到一辆车就转一下方向”,结果常常转晕、迷路,甚至朝反方向走去。最久的一次,他在小区里迷路近半小时。如今他从小区门口走到所住的楼栋门口,只要几分钟。
这件事的可贵,不在于工程宏大,而在于它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质朴的样本。城市改造往往聚焦于管网、外墙等普惠工程,个体的、细微的诉求易被忽略。朱先生“试试看”的心态,或许是许多普通人的共同疑虑——个性化的声音能否被听见?而这次,他的声音不仅被听见,更得到了迅速回应。
宏大的规划不易,细微的关切更是难能可贵;城市的脚步向前,人心的温度向上。
![]()
这条一百多米长的盲道,便利了朱先生的回家路,也点亮了城市治理中被忽略的角落。路通展现出心通,心通展现了温度。
我们为这条盲道欣慰,更期待这样的“听见”成为常态。长沙的这次温暖示范,展现了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孜孜以求。愿未来的城市,不仅更美丽,也更细腻、更包容、更温暖。
撰文|李哲主编|李锦审核|朱宗威*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出品 | 潇湘晨报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