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饺子本身是 “碳水 + 蛋白 + 纤维” 的均衡食物,但市售版本常因精制皮、高脂馅让血糖飙升。今天,邀请控糖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只要做好皮和馅的调整,糖友完全能安心吃。
![]()
1. 饺子皮:换 “粗” 加 “蛋”,GI 值直降 20%
精制白面皮 GI 值高达 85 以上,堪称 “升糖加速器”。改良秘诀在于两点:
掺杂粮粉:用全麦粉、荞麦粉或燕麦粉按 2:1 比例混合白面,膳食纤维翻倍,能延缓淀粉消化。北京医院管理中心推荐用蔬菜汁和面(如菠菜汁、芹菜汁),做成 “七彩面皮”,额外增加维生素摄入。
加鸡蛋:每 500 克面粉打 1 个鸡蛋,蛋白质能增强饱腹感,同时让面皮 GI 值降低 15%-20%,实测餐后 2 小时血糖平均下降 18%。
2. 馅料:“菜多肉少”+“选对蛋白”,3 类馅优先吃
馅料遵循 “蔬菜占半、低脂蛋白、拒绝淀粉” 三大原则,这 3 款经《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认证的配方闭眼选:
韭菜虾仁馅(推荐指数★★★★★):韭菜 200 克 + 虾仁 300 克 + 鸡蛋 1 个,虾仁脂肪含量不到 1%,搭配高纤维韭菜,GI 值仅 35。
芹菜鸡胸肉馅(推荐指数★★★★☆):芹菜 250 克 + 鸡胸肉 100 克 + 木耳 50 克,鸡胸肉去筋膜剁成粗粒,芹菜不挤水保留纤维,荤素比例 1:3 更控糖。
香菇豆腐素馅(推荐指数★★★★☆):香菇 150 克 + 北豆腐 200 克 + 白菜 200 克,豆腐替代肉类提供植物蛋白,香菇的多糖成分还能辅助调节血糖代谢。
避坑提醒:馅料别加粉条、莲藕、玉米等淀粉类食材,这类成分会让单馅碳水含量翻倍;剁馅时保持 “粗颗粒”,蔬菜切 1 厘米见方,纤维保存更完整。
吃饺子的 “黄金流程”:顺序对了,血糖稳一半
![]()
就算饺子做得再健康,吃法不对仍会翻车。按正确步骤吃,餐后血糖波动可减少 40%。
1. 餐前 “垫一垫”:先吃蔬菜再吃饺
吃饺子前先吃 100 克绿叶菜(如凉拌黄瓜、清炒西兰花),能让碳水吸收速度减缓 30%,餐后 2 小时血糖平均降低 22%。建议搭配少油醋汁,醋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减少馅料用盐量。
2. 餐中 “控量慢吃”
12 个是上限,不喝汤:饺子汤含大量溶解的淀粉和油脂,喝一碗会让餐后血糖额外升高 1.2mmol/L,建议换成淡茶水或蔬菜汤。
3. 餐后 “动一动”:1 小时后散步 20 分钟
吃完别久坐!餐后 1 小时进行中低强度运动(如快走、原地踏步),能让血糖峰值下降 15%-20%,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
控制血糖从不是 “杜绝美食”,而是 “学会巧吃”。按这些方法做饺子,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让餐后血糖稳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