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家里若是有"菩萨"生肖,不要亏待对方,因为他们是来报恩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如果家里藏着的是真正的“活菩萨”,那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华严经》里有一句话:“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意思是每个人的本性里都有佛性,都有可能成为菩萨。

可这尘世喧嚣,人心往往被蒙蔽,我们常常被眼前的事物迷惑,把福气当成了累赘,把来报恩的菩萨误以为是来讨债的冤家。

你有没有想过,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甚至让你觉得有些“拖累”的人,或许正是你前世种下的善因,今生化作的善果?

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进你的生活,替你挡灾,帮你积福,为你铺出一条隐形的康庄大道。

01

故事的开头,是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子,叫李家沟。

这里常年干旱,村民们靠天吃饭,日子过得艰难。

村里有个叫张强的汉子,为人老实厚道,但命运似乎总跟他作对。

他才三十多岁,背却已经有些驼了,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深,像被风沙刻出来的。

村里人都说,张强的日子过得艰难,全是因为家里那三口人拖累了他。

他的妻子秀兰,是个病秧子,嫁过来十年,有八年时间都在床上躺着。

秀兰长得漂亮,像画里走出来的美人,可身体却脆弱得像纸糊的灯笼,稍有点风吹草动就病倒了。

为了给秀兰治病,张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田里的收成大半都变成了药渣,倒在门外。

他的儿子小宝,今年八岁,却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小宝不傻,一双黑亮的眼睛像夜空的星星,闪着光,可就是开不了口。

他总跟在张强身后,像个小影子,别人逗他,他就咧嘴笑,急了就用手比划。



在李家沟这样的地方,家里没有个壮劳力,妻子又常年卧病,再加上个哑巴儿子,日子几乎没了盼头。

村里人私下议论,张强上辈子肯定是造了什么孽,才摊上这么一家子。

张强自己也常常在深夜,盯着茅草屋顶的破洞,看着漏进来的月光,长长地叹气。

他累,心更苦。

可每当看到秀兰苍白的脸上露出温柔的笑,看到小宝安安静静地帮他捶背,他心里的苦涩就会被一股暖流冲淡。

日子苦归苦,可家还是个家。

02

这一年,大旱又来了。

从春天到夏天,天上连一朵云都不见,土地干裂得像乌龟壳,张着大口,像在无声地喊着什么。

村里的井水干了,只能看到湿乎乎的泥巴。

人们只能去十几里外的青龙潭挑水,可那水也越来越少,浑得像泥汤。

地里的庄稼全完了,没抽穗的麦子枯得像干草,秋季的粮食连苗都没冒出来。

绝望像村口那棵被雷劈焦的老槐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张强家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家里的存粮早就吃光了,秀兰的药也断了。

她夜里的咳嗽声一声比一声重,像ល像是要把心肺都咳出来。

张强看着妻子和儿子日渐消瘦的脸,心疼得像刀割一样。

这天,他把最后一块黑面饼揣在怀里,对秀兰说:“我去镇上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干,换点粮食回来。”

秀兰拉住他的手,眼神满是担忧:“你身体也撑不住了,别去了,家里还有点野菜根,咱们能熬过去的。”

张强拍拍她的手,勉强笑笑:“放心吧,我一个大男人,还能饿死不成?你在家照顾好小宝。”

他没告诉秀兰,他不是去找活干,而是要把家里最后一件值钱的东西——他爹留下的老玉佩给当了。

那块玉佩是他爹临终前给他的,说是祖传的,能辟邪,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

可现在,保命比辟邪重要多了。

去镇上的路在烈日下像是没有尽头,张强的嘴唇干裂得出了血,每走一步,喉咙里都像冒火。

他舍不得吃怀里的饼,那是留给妻儿的。

快到镇口时,他看到路边土地庙旁蜷着一个老乞丐。

那乞丐破破烂烂,头发胡子乱得像鸟窝,浑身一股酸臭味,只有一双眼睛特别亮。

张强本想绕过去,可老乞丐抬头喊道:“小兄弟,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三天没吃东西了。”

张强心里一酸,想起家里的妻儿,也想到自己的处境。

这世道,谁都不容易。

他犹豫了一下,把那半块黑面饼掏出来递了过去。

老乞丐接过饼,三两口就吞了下去,噎得直翻白眼。

张强又把水囊递过去,里面只剩最后一口水。

老乞丐喝完水,长舒一口气,盯着张强,眼神怪怪的,说:“小兄弟,你心肠好,可福气被遮住了。记住,家里的‘债’,可能是‘佛’,别推开他们。”

张强一头雾水,以为老乞丐饿晕了说胡话,摇摇头,继续赶路。

到了当铺,掌柜的是个瘦得像猴子似的人。

他翻来覆去看那块玉佩,眼里闪着精光。

“你这玉,成色一般,年头也不久,就是个玩意儿。”掌柜撇嘴道,“这年头,谁还玩这个?我好心给你三百文,拿去买点杂粮吧。”

张强不懂玉,但他知道这玉佩是祖传的,绝不止这点钱。

他急道:“掌柜的,你再看看,这玉夏天凉,冬天暖,怎么也值几两银子!”

掌柜冷笑一声,把玉佩扔在柜台上:“几两银子?你想得美!三百文,爱要不要,没这价了。”

张强气得脸红脖子粗,可一摸空空的肚子,想到饿着肚子的妻儿,他心里的火气瞬间熄了。

他咬牙拿了三百文,转身离开。

他没看见,掌柜在他转身后迅速把玉佩揣进怀里,露出一抹得意的笑。

张强拿着三百文,心里又屈辱又难受。

这点钱买不了多少粮食,撑不了几天。

他在粮店买了最便宜的糙米和黑面,剩下的钱给秀兰抓了两服草药。

回家的路上,他的脚步比来时更沉重。

天黑了,他回到村口,发现气氛不对。

村民们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一个个怒气冲冲,像在声讨什么。

张强挤进去一看,中间站着个穿蓝道袍的道士,仙风道骨,手持拂尘,正在高谈阔论。

“……贫道夜观天象,此地大旱,皆因村中有不祥之人,冲撞了龙王爷!”道士的声音不大,却传遍全场。

村民们炸开了锅。

“谁?谁这么缺德?”

“道长,快说!把那不祥之人赶出去,咱们村就有救了!”

道士捋了捋胡子,目光扫过人群,慢慢落在刚挤进来的张强身上。

他嘴角微微一勾,用拂尘指向张强家,朗声道:“那户人家,药气不散,又有残缺之人,阴气、秽气、怨气交织,扰乱了此地的安宁!”

轰的一声,所有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刺向张强。

张强如坠冰窟,愣住了。

他老实本分地过日子,怎么就成了全村的罪人?

“是他家!肯定是他家的病婆娘和哑巴儿子!”

“对!我就说,村子好好的,怎么就他家这么倒霉,原来是他们害的!”

“赶出去!把他们赶出李家沟!”

村民的骂声像潮水涌来,张强百口莫辩,脸涨得通红。

他的声音被愤怒的人群淹没,根本解释不清。

村长李老五拄着拐杖走出来,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张强,沉声道:“张强,道长的话你听到了。为了全村的活路,你……带着你媳妇和娃,去山神庙住几天,避避风头吧。”

这哪是避风头,分明是驱逐。

山神庙破得四处漏风,跟露天没什么两样。

张强的心彻底凉了。

他看着这些平日里还算和气的乡亲,此刻个个面目狰狞,像要吃了他。

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回到家,秀兰和小宝正焦急地等着他。

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秀兰心头一紧,迎上来问:“当家的,怎么了?”

张强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和儿子清澈的眼睛,喉咙像堵了团棉花,说不出话。

他默默放下粮食和药,开始收拾家里仅有的东西。

秀兰聪明伶俐,看到他的模样,再听到村口的喧闹,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她脸色更白,却没哭没闹,默默帮着收拾。

小宝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紧张地拉着张强的衣角,眼神里满是恐惧和不解。

张强摸摸儿子的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03

夜里,一家三口被村民“送”到了村外的破山神庙。

那庙只剩三面土墙和一根快塌的房梁,神像早没了,只剩个空台子。

冷风从破洞里灌进来,吹得人直发抖。

秀兰的咳嗽更重了,小宝吓得紧紧靠在张强怀里,瑟瑟发抖。

张强捡了些干柴,生了堆火。

火光映着一家三口憔悴的脸,显得格外凄凉。

“当家的,对不起,是我和小宝拖累了你。”秀兰靠在张强肩上,声音虚弱。

张强摇摇头,搂紧妻子:“别胡说,咱们是一家人,哪来的拖累。睡吧,明天会好的。”

可他心里清楚,明天可能会更糟。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艰难得像在刀尖上过。

白天,张强不敢回村,只能上山挖野菜、找野果。

可大旱的山里光秃秃的,吃的少得可怜。

忙活一天,有时只找到一小把干瘪的野枣。

一家三口饿得头晕眼花。

秀兰的身体更弱了,坐都坐不起来。

小宝也饿得脸色蜡黄,嘴唇干裂。

张强看着他们,心如刀割,恨自己的无能。

这天夜里,半夜里山里起了大风,呼啸得像鬼哭狼嚎。

秀兰突然发起了高烧,说起了胡话,烫得像块火炭,嘴里喊着冷。

张强吓坏了,知道她病情加重了。

在这缺医少药的地方,再烧下去,她就没命了!

他想回村求人,哪怕求那个道士,只要能救秀兰,他什么都愿意。

可他刚站起来,就听到庙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他警觉地抓起一根木棍,朝门口看去。

只见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在庙外徘徊,掏出火折子,点燃一把干草,扔向庙里的柴堆!

火苗“呼”地蹿起来,瞬间烧着了干柴,火势迅速蔓延。

“不好!有人要烧死我们!”张强惊得魂飞魄散。

他来不及多想,一把抱起昏迷的秀兰,拉着吓傻的小宝,往外冲。

可门口的火已经很大,根本冲不出去。

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

火光映红了夜空,也映出张强脸上的绝望。

难道今天,他们一家三口要葬身火海了?

他抱着妻儿退到墙角,用身体护住他们,感受着逼近的热浪,闭上了眼睛。

就在这危急时刻,异变突生!

“轰隆”一声巨响,山神庙的后墙竟然塌了,露出一个通往外面的破洞。

一股凉风吹进来,散了些浓烟。

张强又惊又喜,顾不得多想,抱着秀兰,拉着小宝,连滚带爬地从破洞逃了出去。

刚逃出去没多远,身后“咔嚓”一声,庙里的主梁烧断了,整座山神庙轰然倒塌,化成一片火海。

张强抱着妻儿瘫坐在地上,心有余悸,喘着粗气。

是谁要害他们?又是谁在最后关头救了他们?

他回头看着废墟,百思不得其解。

那个纵火的黑影,看到山神庙倒塌后,发出一声阴冷的笑,消失在夜色中。

这场惊吓让秀兰的病情更重了。

张强背着她,拉着小宝,在黑夜的山林里跌跌撞撞地走着,不知该去哪儿。

他只知道,李家沟已经回不去了。

天快亮时,他们来到一个山坳里。

张强走不动了,找了个背风的石壁,把秀兰放下。

秀兰已经昏迷,呼吸微弱,像随时会断气。

小宝守在母亲身边,不哭不闹,只用小手一遍遍摸着母亲的额头,眼里满是泪水。

张强的心沉到了谷底,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

他跪在地上,仰天长吼,声音里满是悲愤和绝望。

就在这时,他眼角瞥见小宝不知何时跑开了。

他一惊,刚要追,却见小宝很快跑回来,手里捧着东西。

走近一看,张强愣住了。

小宝的小手里捧着几株带露水的绿草,叶子形状奇怪,根上还沾着湿泥。

小宝把草递给张强,指了指昏迷的秀兰,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急得不行。

张强不认识这草,只觉得大旱时节还能有这么水灵的植物,太奇怪了。

“小宝,这是什么?”他问。

小宝不会说话,只一个劲地把草往秀兰嘴边送。

张强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又看看奄奄一息的妻子,咬牙决定试试。

他摘下一片叶子嚼了嚼,一股清凉的汁液流入口中,像清泉流过干涸的喉咙。

他精神一振,赶紧把草嚼碎,小心喂进秀兰嘴里。

奇迹发生了!

草汁喂下去没多久,秀兰的烧慢慢退了,眉头舒展,呼吸平稳了些。

张强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

他忙问小宝这草哪儿来的。

小宝拉着他,带他到山坳深处的一个小水潭边。

那水潭藏在石缝里,水清得见底,潭边长着那种救命的草。

更让张强震惊的是,潭边的泥地上有几个清晰的牛蹄印。



他恍然大悟。

小宝虽然不会说话,却心细如发,观察力强。

他一定是跟着牛蹄印,找到了这救命的水源和仙草!

换成别的孩子,在这荒山野岭早就吓傻了,可小宝却在绝境中找到了一线生机!

张强抱着儿子,泪流满面。

他一直觉得儿子是个累赘,是个残缺,却没想到,这不会说话的孩子,有着比谁都清澈的心和敏锐的眼睛。

他不是累赘,他是来报恩的!

靠着这小水潭和仙草,一家三口总算稳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