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德元帅为何鲜有突出的战功?曹操说得好: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0
分享至

“1935年3月,扎西河边——’总司令,敌人主力已向东搜寻,咱们要不要趁机回身打一仗?’警卫员小声征询。”朱德望着水面,仅回了一句:“打不打,都得让大部队安全通过。”一句淡淡的回答,道出他看待胜负的眼光:先保全大局,再谋取战机。



在评点近现代中国那些耀眼的指挥官时,榜单上总少不了“以一战显名”的人物。谈到百团、四保临江、孟良崮,人们往往能立刻回忆起硝烟与战绩。可当名字切换到朱德,许多人会皱皱眉:他到底打过哪一场“代表作”?从普通军迷的“战功表”角度出发,这确实是个难以快速回答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习惯用战役“剧照”来衡量元帅,却忽略了隐藏在时间轴背后的整体布局和协调,这恰恰是朱德真正的价值所在。

回溯更早的节点,1911年,朱德在云南起义军里崭露头角,随后又赴德国、俄国求学,这段经历让他对“总体战”有了远超同侪的认知。说白了,他在思考的从不是单次冲锋,而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为部队争取生存与发展空间。若把他的角色折算成象棋,那更像“帅”,负责统筹全局,而非“马”“炮”那样以一招取胜。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突围……几乎每一关键节点,都能看到朱德与另一支关键力量实现“粘合”。有意思的是,历史学界常把这股粘合作用概括为“整合多源力量”。在枪支匮乏、人心莫衷一是的年代,如何让川军旧部、农民自卫队、革命知识分子拧成一股绳?朱德靠的不是“高头大马的纲常训话”,而是务实的制度和公正的分配。他懂得“人和”与“地利”的比重常常大于单纯的兵力对比。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堪称样本。当时毛泽东被调离前线,朱德受命单独指挥。正面硬碰,红军兵力并不占优,他却采用“拖、敲、叩”三步走:拖住主力、敲击薄弱、叩开缺口。战报最后写的只是“歼敌三万”,外行也许听着平平无奇,内行却明白,这一仗关键不在歼敌数字,而在于打破了蒋介石“速战决胜、就地肃清”的方针,使围剿节奏被迫重置。换言之,胜负的分水岭藏在节奏里,而非单纯的战损对比。



抗战全面爆发后,朱德率八路军主力东渡黄河。“正面战场难支撑,可敌后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他把兵力拆成三大块:出师华北主攻铁路线、潜入冀中打造根据地、留在太行维持战略支点。每一块独立作战,却又能互为机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豹变式布局,百团大战后八路军还能否迅速恢复?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华北进入极端困难期,“蚕食”“扫荡”让根据地萎缩到点点星火。朱德面对电台传回的一连串急报,只说八个字:“缩骨存薪,静待东风。”在随后的几年,他主导了堑壕化、地道化、防御纵深化的“三化”措施,使大量基层部队在凶猛封锁中活了下来。看不见的“活下来”无法体现在热闹的战功榜,却是赢得最后胜利的前提。

解放战争伊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口号被频频引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的推演。1945年底,党中央准备从华北打到东北,朱德在延安窑洞里做过一次长达九小时的汇总演算,核心就是一句“宁失数城,不失军心”。他主张以空间换时间,把优势留到秋收后再拼主力。一年之后,辽沈战场果然形成合围。数据证明他的预测:从1946年春到1947年秋,解放区部队主动放弃的县城超过一百座,但部队扩编却翻了近一倍。



提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离不开曹操在《孙子兵法》行篇下注的那句评语。曹操强调的不是“不会打”,而是“不必靠惊险取胜”。朱德正符合这一描述。军事史上有两种将领:一种用一次次漂亮突袭赢得传奇,另一种用稳健的大框架确保力量源源不断。朱德显然属于后者。不得不说,这种风格在快节奏的舆论场里缺乏戏剧效果,却最能经得住放大镜和时间考验。

1955年授衔,国外媒体惊诧:这位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老人,似乎没有跟“XX大战”的标签绑定。蒋介石一句“朱德才是真正的元帅”被多次引用,动机姑且不论,观察倒是到位——元帅不是靠一场或几场精彩胜利“换”来的头衔,而是靠数十年营造的整体胜势。



拿朱德名字去检索战功,人们常空手而归;若改变检索词,输入“怎样让一支军队永葆战斗力”,答案里必有朱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八字并非褒贬,而是对另一种胜利方式的准确注脚。所谓“功”,可以刻在纪念碑上,也可以体现在每一次稳准的决策里。前者令人振奋,后者决定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鲜有战功”的朱德,其分量恰恰体现在“让更多战功成为可能”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1193文章数 166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