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十佳!江津位列第二

0
分享至

10月14日至15日,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暨2025年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总结会在云南昆明市召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财政部、国家自然资源部、囯家水利部、国家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领导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代表参加会议。会上,重庆市广播电视局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表彰,江津区入选“全国十佳案例”并位列第二。全国48个优秀案例重庆获3个优秀,分别是綦江区、丰都县、彭水县,重庆优秀数量全国第一。


江津区

“声”援防汛 服务救灾


摘要:重庆市江津区在应对7月9日特大汛情中闻汛而动,精准调度应急广播系统,高效组织危险区群众526户1254人安全转移,实现人员零伤亡。江津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工作部署,通过强化部门协同、夯实基础设施、规范播发管理,全面提升应急广播在预警发布、指挥调度和群众动员中的“最后一公里”关键作用,充分彰显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实战中的不可替代价值。

7月9日,受上游来水和强降雨影响,江津区内笋溪河、塘河等8条中小河流出现大幅涨水过程,最大涨幅为11.97m,一度超警戒水位5.97m、超保证水位5.19m,汛情十分危急。江津区广电局闻“汛”而动,组建应急广播保障队伍3组,开展巡查36人次,全力抢修应急广播传输线路,组织各相关镇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作用,播出各类预警、疏散等信息共156条次,通过高频次、全时段播报,迅速动员132个地灾点、山洪点,30个沿河村(社区)群众526户1254人紧急转移,实现危险区人员清零仅用2小时。应急广播系统实时更新水位数据,其“最后一公里”信息直达优势,使群众转移效率较往年提升40%,实现人员零伤亡。


这次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中有效发挥作用,是重庆市江津区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严格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领导来津调研应急广播工作指示精神、《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并扎实推进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各项任务的有效检验。市委主要领导对江津区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给予肯定。


一、

强调度、抓协作,备战备急一体化

《工作指南1.0》下发以来,江津区广电局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扎实有效推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每月调度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推进情况。一是制定工作方案。联合区政府办公室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科学安排部署,全区上下树牢“一盘棋”思想,确保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各项任务落细落实。二是纳入应急体系。江津区将应急广播作为重要叫应渠道纳入区应急管理和防汛指挥体系,应急广播纳入区水利局等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在应急、水利、林业、气象、规资五个部门设置了前置机,实现应急广播应急信息快速播发。三是健全部门协作。依托“渝快政”工作群,建立了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会商机制,区广电局第一时间了解灾情进展,及时组织各镇(街道)利用应急广播的“覆盖广、传播快”直达优势服务防汛救灾。四是融入基层智治。在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新增应急广播前置机,用于全区应急广播指挥调度,会同区林业局、区水利局、区应急局累计开展部门专项演练10余次,设置高温预警、汛情、森林火情等场景,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综合演练,区、镇、村三级高效协同,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和协作机制,应急信息发布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升。


二、

强基础、抓规范,备战备急智慧化

江津区以“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标准化为引领,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广播“建管用维评”,奠定了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的硬件基础,为各级应急广播平台科学服务防汛救灾提供了有效遵循。一是发布制度标准。发布《重庆市江津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提供全天24小时突发事件和灾害预警应急广播服务;制定了应急广播标准、规范20余项,涵盖设备巡查、维修维护、信息发布、播出管理、考核评价等,从制度建设上对应急广播“建管用维评”进行了规范。二是增加智慧应用。投入了600多万元,全面完成2200处应急广播终端升级改造,同步整合学校、户外大屏等终端,建设了可视化视播一体和太阳能主动发布终端。升级江津区智慧广电综合管理平台,接入50多处森林火情、交通等监控视频,实现在线监测、应急发布无缝衔接,应急广播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山古镇太阳能主动发布终端,在7月9日汛情期间断电情况下仍持续发挥作用。四面山景区入口户外大屏显示“景区关闭,请游客不要自行进入景区”等预警防范信息。


三、

强安全、抓管理,备战备急精准化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应急广播播出的底线。为进一步夯实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江津区广电局加强应急广播播出安全管理,组织做好各类信息的精准发布。一是制作播出权威应急科普信息。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意见,江津区广电局主动对接区应急局,编制了应急科普音频文件,时长共计20分钟左右,内容涵盖暴雨、雷电、洪涝、泥石流、滑坡等防范应对措施,每日中午、晚上通过区级应急广播平台面向群众定时播出,为群众在洪涝灾害中避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二是实时监测统计发布信息。江津区广电局严格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应急信息发布的要求,严禁镇、村各级平台在23:00到次日6:00播出非应急信息,严格执行重要保障期间应急广播播出要求。同时,江津区应急广播平台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若发现非法内容播出或播出内容异常时,第一时间停止播出并履行报告职责。自6月起至9月1日,累计播发高温、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各类预警和救援类信息273条次,应急科普类信息191条次。


江津区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的显著成效,充分验证了应急广播在应急发布、防汛救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江津区将认真总结经验,针对防洪薄弱点位视播一体化终端覆盖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应急广播应对灾害事故的设施覆盖、精准发、安全管理水平,有力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

编辑:陈柳颖 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津融媒 incentive-icons
江津融媒
重庆市江津区权威媒体
12104文章数 30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