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发现没有,今年秋天的天气特别“戏精”,南方十月突然降温又迅速回温,北美部分地区提前飘雪,就连中央气象台的月度会商也比往年更频繁。
这一切躁动的气候信号,可能都指向同一个源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发布的预警里,用加粗字体标出了“71%”这个数字。
这意味着2025年冬季出现“双重拉尼娜”的概率正在急剧升高。
![]()
所谓双重拉尼娜,可不是简单的“拉尼娜二次来袭”。
通俗来说,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就像个慢热的空调,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相对均衡状态。但当这个“空调”持续制冷超过5个月,就被认定为拉尼娜事件。
如果这个制冷模式中途只是稍微喘口气,比如温度回升却未达到中性标准,紧接着又来一轮更强制冷,就形成了“双重拉尼娜”。
![]()
这种连续两年以上的降温节奏,容易引发气候系统的“记忆效应”。
从历史数据看,本世纪以来我们经历过三次双重拉尼娜(2000-2001年、2008-2009年、2011-2012年),巧合的是,这三年都对应着我国南方的冻雨灾害和北半球的极端寒潮。
例如2008年南方雪灾期间,广州罕见地飘起了雪花,京广铁路动脉因积雪一度瘫痪。
![]()
而根据NOAA的监测,当前赤道太平洋的冷水团厚度已达近十年峰值,西太平洋积蓄的热量更是突破临界值,这种“西热东冷”的格局,恰是催生强拉尼娜的经典配方。
看到71%这个数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翻出压箱底的加厚羽绒服,但我们不能把气候预测简单理解为“拉尼娜=极寒”,。
现实中的气候系统,更像是一场多方参与的牌局。因为拉尼娜只是其中一张王牌,但桌上还坐着其他玩家:比如北大西洋的天气型。
![]()
如果今年冬季它恰好处于负相位,确实会像打开西伯利亚冷库的大门,让寒潮长驱直入我国;但若它保持在正相位,反而会形成“暖盖”效应,让冷空气被堵在蒙古高原。
另一个变量是北极涡旋,这个盘踞在极地的“冷气团总阀门”如果稳定,冷空气就被锁在北极,但如果它摇摆不定,寒流就会四处溢散。
2016年的强拉尼娜年,就因为北极涡旋异常稳固,我国反而经历了暖冬。
更值得玩味的是人类活动这个“变量”。
![]()
全球变暖背景下,拉尼娜的降温作用其实在和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掰手腕。这导致现代版拉尼娜事件往往呈现出“整体偏暖背景下的剧烈降温”特征,好比一锅温水里突然加入冰块,温度波动会更剧烈。
2024年初的拉尼娜期间,北美经历了-40℃的极寒,同期澳大利亚却出现50℃高温,这种“冰火两重天”正是气候系统失衡的典型症状。
![]()
所以今年冬天我们面临的,可能不是持续数月的严寒,而是“一周入夏,一周入冬”的过山车式温度切换。
而比天气预报更该关注的,是藏在寒潮预警背后的能源博弈
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争论今年会不会冻哭时,国家电网的调度中心可能早已进入“战备状态”。
拉尼娜带来的真正挑战,从来不只是体感温度,而是它对现代社会的连锁冲击。
![]()
能源安全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24年欧洲天然气价格在拉尼娜期间暴涨400%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今年倘若再现极寒,我国北方供暖用气需求可能会骤增20%以上。
虽然我国天然气储备量已提升至200亿立方米,但局部地区的管道输运能力仍存在瓶颈。
去年12月湖南某县因用气峰值超过设计容量,导致分区限供的案例提醒我们:极端天气下,再完善的基建都可能遭遇压力测试。
![]()
更隐蔽的风险藏在农业领域。
拉尼娜往往导致我国冬季降水“南多北少”,这对冬小麦主产区可不是好消息。
如果冷空气过于活跃,黄淮海平原可能面临冬春连旱;而南方持续的阴雨寡照,既影响油菜开花结荚,又容易诱发蔬菜霜霉病。
这些农业波动传导到菜市场,可能就是明年春天“蒜你狠”“向钱葱”的再度登场。
![]()
不过危机中也藏着转型契机。
2024年寒潮期间,我国东部风电出力同比提升35%,光伏发电在午间高峰时段甚至能满足近半用电需求。
这提示我们:当极端天气渐成常态,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或许比争论“今年冬天冷不冷”更有现实意义。
换句话说,拉尼娜带来的能源压力,也可能倒逼建筑节能改造和分布式能源的普及,而每一次气候异常,都是社会进化的一次应激测试。
![]()
气象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窥探未来数月气候趋势的能力,但71%的概率终究不是100%的确定性。
或许比追问“是否极寒”更有价值的思考是:当气候变化来袭,我们是否建好了躲避风雨的屋檐?
从2008年雪灾时的高速公路大瘫痪,到如今部分城市建立的“电网融冰装置+地铁防冻运营”预案,十五年来的防灾体系升级告诉我们:应对极端天气,最大的确定性来自社会自身的韧性。
![]()
这个冬天,无论拉尼娜最终带来的是凛冽寒潮还是气温过山车,或许我们更该检查家中的暖气阀门,给父母普及一氧化碳防范知识,甚至在购物车添置一个充电宝。
毕竟现代社会的脆弱性,往往在极端条件下显现得最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