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号那天,爱沙尼亚干了件挺果断的事,把萨特瑟靴那个过境点给关了。
这过境点不是啥冷门地方,平时当地人都靠它抄近道往返,突然一关,周边老百姓上班、买东西都得绕远路,麻烦肯定少不了。
而关它的直接原因,说出来也挺让人紧张,边境警卫看到7个穿得没任何标识的武装人员,在过境点附近待了一会儿。
![]()
过境点关闭的直接诱因
这萨特瑟靴过境点的位置有点特殊,挨着俄罗斯一块伸进来的“靴形”小领土,而且按规矩,谁也不能在那片俄领土上停留。
爱沙尼亚外长后来解释,关过境点是“预防性措施”,怕真出啥意外。
爱沙尼亚这处境也挺尴尬的,2004年就加入北约了,可全国才137万人,却要守290公里的俄边境。
![]()
一直被觉得是北约里“最容易受冲击”的国家。
爱沙尼亚国防部长后来还提了一嘴,说俄罗斯就想让北约“反应过度”,到时候好倒打一耙,说北约先挑事。
如此看来,爱沙尼亚关过境点还真不是冲动,有点“惹不起先躲开”的意思。
![]()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临时应对,后来发现他们对局势判断挺冷静。
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7个士兵不算新情况,也不是啥新战术,目前没到“新威胁”的程度。
“小绿人”战术不新鲜
说到那些没标识的武装人员,懂点事的都能想到“小绿人”这个词。
![]()
这词最早是2014年克里米亚那会来的,当时就有一群穿得没标识的人控制了克里米亚关键地方。
俄罗斯一开始还不承认,后来普京才松口说那是俄军。
现在爱沙尼亚边境出现的这些人,跟当年“小绿人”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德国联邦情报局前局长今年7月就警告过,说俄罗斯可能在乌克兰之外用这招。
比如派“小绿人”去爱沙尼亚,借口“保护当地俄罗斯少数族群”搞事。
很显然,这战术对俄罗斯来说挺好用,不用派大部队,成本低还隐蔽,就算被发现,也能先装糊涂,北约还真不好直接翻脸。
![]()
欧洲边境连出状况
其实爱沙尼亚关过境点这事,不是孤立的,9月的时候,欧洲东边边境就没安生过。
9月19号,3架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直接闯进爱沙尼亚领空,还待了12分钟。
气得爱沙尼亚直接启动了北约第4条磋商机制,简单说就是“我受威胁了,盟友们得跟我一起商量对策”。
![]()
没过多久,波兰又出了事,俄罗斯打乌克兰的时候,好几架无人机飞到波兰境内,最后被北约国家打下来了。
紧接着罗马尼亚也发现无人机入侵,赶紧派F-16战斗机应对。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就说,这跟克里米亚“小绿人”是一个路数,都是俄罗斯在测试西方的反应。
![]()
搞不清俄罗斯这是故意集中施压,还是巧合凑一块了,反正那段时间欧洲各国边境部门估计都没闲着。
北约应对有点犯难
面对这些事,北约的反应有点“拧巴”,一方面,他们在东欧加了兵力。
比如在爱沙尼亚这些波罗的海国家派了好几万“前沿防御部队”,还加了F-16和防空系统。
![]()
但这些部署主要是防“大规模军事进攻”,碰到无人机、无标识人员这种“小麻烦”,其实没啥好法子。
更麻烦的是北约内部还没达成一致,美国和英国觉得得赶紧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让俄罗斯在乌克兰吃败仗。
这样它才没精力搞边境小动作,可德国、法国更想通过外交跟俄罗斯谈,怕把局势闹得更僵。
![]()
如此看来,俄罗斯想“分裂西方团结”的目标,好像还真有点进展。
毕竟北约要是连个统一的应对法子都没有,俄罗斯后续再搞点动作,怕是更难招架。
总的来说,爱沙尼亚关过境点这事,看着是个“小操作”,实则是俄罗斯和北约在欧洲安全博弈的一个缩影。
![]()
俄罗斯用“小绿人”、无人机这些招,不断测试北约的底线,北约一边要防着俄罗斯,一边还得解决内部分歧,确实挺难。
毫无疑问,欧洲东边的边境紧张局势,短时间内怕是好不了。
而对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大国博弈里保护自己,未来还得想更多实在的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