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的深圳中院外,曾女士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三个月前还是一头青丝的她,扶着栏杆反复摩挲 —— 里面正在审理的,是杀害 14 岁女儿优优的案件,而凶手钟某某,是她和丈夫无偿接送了近三年的同班同学。
![]()
“每次上下车都规规矩矩喊叔叔阿姨,话少但看着老实。” 曾女士至今想不通那个沉默的少年会藏着杀机。事情要从三年前说起,优优和同小区的陈某某是好友,两家家长轮流接送孩子。
钟某某母亲找上门恳求顺带接送时,曾女士没多想就答应了:“都是一个小区的,哪好拒绝?” 这一接,就是一千多个清晨与黄昏。
从小区到观澜某中学的 10 分钟车程里,钟某某总靠窗坐着,看着优优和陈某某在后排说笑,偶尔才应一声。曾女士记得,三个孩子虽同班,到校后却各走各的,“连正经交流都没有,更谈不上得罪他”。
![]()
钟某某的母亲只来过家里两次,每次提着水果道谢,谁也没察觉少年心底的暗流。
2025 年 4 月 8 日下午六点,平静被彻底击碎。曾女士的丈夫正在厨房切菜,窗外突然传来 “有人晕倒了” 的呼喊。想到女儿有过低血糖的情况,她光着脚就往楼下冲 —— 楼栋门口的血泊里,优优倒在书包旁,里面还装着没写完的数学作业。
就在曾女士抱着女儿遗体崩溃时,小区家长群里弹出条消息:钟某某父母说儿子 “见义勇为被砍伤,正在医院抢救”。后来她才知道,这句谎言藏着多么残忍的真相。
![]()
起诉书披露的细节让人脊背发凉:当天陈某某父亲把三个孩子送到小区门口后离开,钟某某故意绕走另一条路,等看到优优独自上楼时,掏出了网购的黑色折叠刀。
第一刀捅下去后,优优倒地呼救,他竟然折返回来,跪压在女孩身上往脖颈处补刀,随后把刀扔在路边逃回家。法医鉴定显示,优优的心脏、双肺均被刺破,最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有知情人透露,钟某某在作案前曾专门搜索 “14 岁杀人要担什么责任”。这个细节让案件更显预谋性 —— 他清楚自己刚满 14 周岁的法律边界,却仍选择痛下杀手。
警方调查时透露,钟某某的动机源于嫉妒:嫉妒优优的好成绩,嫉妒她的家庭环境,甚至觉得优优 “看不起他”。起诉书则明确其 “因生活琐事心生不满”。
![]()
但曾女士对此无法理解:“我们待他不薄,优优也从没跟他起过冲突,哪来的不满?” 庭审时,钟某某的律师试图将动机归结为 “遭受校园欺凌”,这与曾女士所知的 “无交流” 现状截然相反。
如今,曾女士的朋友圈还停留在对女儿的思念里。10 月 13 日她写道:“闭上眼就能看见你,那个笑起来像铺满阳光的女孩。”
原本计划中考后带女儿去新疆的旅行,再也无法实现;优优盼了很久的生日,最终只有墓碑前的一束白菊。家里的每样东西都带着优优的影子,却再也听不到那句 “妈妈我回来了”。
案件的审理,也牵动着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
最高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 34 人,起诉未成年人犯罪 5.7 万人。最高法院长张军曾明确表示:“年少不是‘免罪金牌’,没有惩罚就没有警示。”
![]()
河北邯郸 13 岁少年杀人埋尸案中,主犯就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这是我国首例对 12 至 14 周岁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
法律界人士指出,钟某某作案时已满 14 周岁,且存在持械攻击要害部位、二次补刀、事后撒谎等情节,符合刑法中 “情节恶劣” 的认定标准。而他提前搜索刑事责任的行为,更反映出主观恶性 —— 这或许会成为量刑的关键考量。
庭审结束时,曾女士望着法院的玻璃门,手里紧紧攥着优优的照片。那个她接送了三年的少年,用最残忍的方式,毁掉了两个家庭。目前,案件尚未宣判,但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公正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