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终于打响了第一枪。正式确定用2360万给学生租了一栋楼当宿舍,彻底迈出整改学生宿舍的第一步,很有纪念意义。
近日,浙江大学发布采购意向公告,拟租赁社会用房当学生宿舍,引发关注。
![]()
采购意向公告中的采购需求概况显示,因校内学生宿舍住宿紧张,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租赁社会用房,要求精装修拎包入住,提供床位不少于3000张,租赁房屋能满足学生宿舍住宿要求,配有配套服务用房。
本次公开的采购意向是采购工作的初步安排,具体采购项目情况以相关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为准。
10月14日,记者联系了浙江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学校学生宿舍较为紧张,“在校内专硕宿舍不够的情况下,学校拟通过社会化采购的方式,希望最大程度地帮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她提到,此次意向租赁的社会用房将面向浙江大学2026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影响目前在读的学生。“无论是住在校内还是校外,住宿费都是一样。”
针对此事,有网友表示,清北之下只有浙大,这样的好大学全国有几个?浙大华东地区最好的大学,最有爱心的大学没有之一。
有网友评论,专硕不提供宿舍,好像七八年前就有头部高校这样执行了,看来是大势所趋啊。
![]()
-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宿舍紧张呢?
仔细分析,说到底就是扩招引发。如今大量的扩招,新建的宿舍床位跟不上住宿需求,尽管在紫金港内已经有了丹阳青溪、白沙、紫云碧峰、银泉、澄月等多个宿舍区,仍然跟不上扩招进入的学生的住宿需求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延毕造成的。大量的博士在校时间超过学制延期毕业,已经入住宿舍后继续续住,无法腾出床位来迎接新生。
![]()
值得一提的是,这2360万是3年的租金,算下来每年约800万,租了200多套房子,每套住2-4人,人均成本其实比校外租房低。
房子是精装修的公寓,有独立卫生间、空调、洗衣机,比老校区宿舍条件好,但比不了新建的校内宿舍。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不自己建”。因为浙大老校区大多在杭州核心区,寸土寸金,想找块地建宿舍,光审批流程就得走大半年,盖楼再快也得两三年。
2360万看上去很大,可摊到每个人头上真没多少。按200套、每套住3人算,3年下来人均也就一千多,平均到每个月才三十来块。杭州校外同地段的精装修公寓,单租一间每月至少两千,就算合租,人均也得五六百。学校补贴后把成本压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在替学生扛大头了。
其实不光浙大,很多高校都面临“宿舍紧张”的难题。有的学校让六个人挤二十来平的老宿舍,有的把教学楼改临时宿舍,比起这些“凑活”的办法,浙大敢拿出真金白银租公寓,至少是把学生的住宿需求放在了前头。
这“第一枪”的意义,更在于打破了“宿舍整改只能等新建”的固有思路——解决问题不一定非得等“完美方案”,先把眼前的困境缓解了,再慢慢规划长远,总比原地不动强。
说到底,学生对宿舍的期待很简单:不用挤、不用冻、不用为了洗漱排队。浙大这步棋,没做到十全十美,但至少朝着学生想要的方向走了。后续要是能把通勤、安全这些细节补到位,再慢慢推进校内新宿舍建设,才算真的把“整改”落到实处。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