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兰干了美国都不敢干的事,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并强制更换管理层,但让荷兰没想到的是,中方的反击很迅速,只用3天时间,就打出了一记重拳。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组件以及子组件。对此,安世半导体负责人也坐不住了,称正在积极与中方有关部门沟通。
![]()
荷兰政府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发布部长令
事件的起因,是最近,荷兰明抢中企子公司,荷兰政府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发布部长令,冻结其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和运营,有效期一年。这还没完,随后任命外籍董事、将安世半导体几乎全部股份托管给第三方,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职务。看得出来,荷兰想要彻底剥夺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但对此中方已经打出组合拳,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而从荷兰政府行动到中方反制,时间仅间隔三天。这一反击速度明显超出荷兰预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随后于10月14日发表声明,对会员企业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分支机构安世半导体遭受当地政府干预表示“严重关切”。
![]()
图为荷兰国旗 资料图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它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后独立为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业务,是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
尽管不生产尖端芯片,但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广泛适用于汽车电子与消费装置,是全球关键供应链的重要一环。2024年,安世半导体营收147.15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
安世半导体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话语权,二是其“欧洲研发+中国制造”的全球供应链布局。
在技术方面,安世半导体全球小信号MOSFET、小信号二极管与BJT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占率均位列第一,车规功率MOSFET市占率名列前茅。这些产品是汽车电子供应链的“心脏”,直接关系到欧洲汽车产业的正常运转。在产能布局方面,安世半导体在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拥有两座晶圆厂,而其在中国广东的封装组装基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承担了全球80%的出货量。这种布局使得中国在反制中掌握了重要筹码。不过表面上是中荷两国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背后美国脱不了干系。
![]()
图为特朗普 资料图
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发布“关联方规则”,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展至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作为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直接受到这一规则影响。
所以荷兰的行动,明显是对美国政策的“同步响应”,是“美国定调、欧洲执行”模式的最新体现。
而中方此次反应之迅速、打击之精准,让本以为掌握了主导权的荷兰,面临意想不到的压力。不仅如此,中国没有惯着,而是采取了一套组合拳,包括出口管制、稀土许可收紧等反制措施。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发两则公告,收紧稀土相关出口许可。这些稀土管制措施实现了多个方面的升级:新增5种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出口范围涵盖稀土磁材全产业链设备及原辅料、管辖范围拓展至所有境外组织和个人。
要知道,稀土元素在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设备中不可代替,直接影响光刻机等设备的制程精度与良率。所以中方的反制,无疑打在了荷兰的痛点上。
目前,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已正式向荷兰提出交涉,闻泰科技已启动法律反击,联合国际律所向荷兰行政法院起诉政府部长令“越权”。无论如何,中方已经准备了多种应对策略,中方的反击不仅仅局限于对安世半导体的出口管制,对荷兰这种抢劫行为,在涉及我们中国经济利益的关键问题上,无论什么样的国家打压,我们必须毫不留情地反击,不出重拳,刹不住这股歪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