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门槛大跃升,市场格局重新洗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温床”走向“市场丛林”。
2025年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自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在经历三次延期后,终于将在2025年底结束全额免征阶段, 2026年起将进入减半征收的新阶段。
这一实施了十年之久的政策曾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容的重要助推器,其调整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车企的产品布局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走向。
一、政策核心变化:税收优惠退坡与技术门槛提升
公告指出,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消费者购买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将 享受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这与当前全额免征且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的政策相比,无疑增加了部分价格区间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按照新政,车辆购置税按购车价(不含增值税)的10%计算,减半后实际税率为5%。以30万元车型为分界点,购买30万元及以下车型直接按5%税率计算;30万元以上车型按10%税率计算后,再扣除1.5万元限额。
技术门槛的大幅提升是此次调整的另一关键变化。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要求从目前的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增幅达132%。
纯电动乘用车则需满足新的电能消耗量限值标准,且质量指标门槛也有所调整。这些变化将导致部分现有车型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二、市场反应:车企与消费者的“末班车效应”
政策调整的预期已引发市场剧烈反应。各大车企正采取不同方式应对市场变化。主流品牌通过降价或推出更高性价比车型对冲税负增加,而豪华品牌则更注重技术差异化优势,弱化价格敏感度。
“末班车效应” 已经显现。2025年9月,中国车市迎来了史上最密集的“新车上市潮”,超过70款新车扎堆上市。乘联分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
对于需要等待交车的热门车型,如新一代蔚来ES8、问界M7、小米YU7等,车企推出了 购置税差额补贴政策。蔚来方面表示,若因厂家原因需在明年交付,消费者可使用购置税差额补贴券抵减车价,最高可抵扣1.5万元。
消费者方面,决策行为呈现明显分化。有购车刚需的消费者希望搭上政策“末班车”,以减少支出;而非刚需消费者则保持观望态度,期待厂家后续推出其他促销方式。
三、产业链影响:技术升级与行业洗牌加速
政策调整对产业链的影响已然显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指出,购置税减免政策的逐步退坡,是政府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依赖政策向依靠市场自主发展转变的信号。
技术门槛提升加速行业洗牌。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弱势企业则面临淘汰风险。这种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新能源车整体技术水平。
政策变化还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市场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竞争态势。未来,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和政策引导将成为决定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的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在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赢。”
四、消费者决策指南:购车时机与车型选择
面对政策调整,消费者需制定合理的购车策略。对于有意购买纯电续航在100公里内的插混车型的消费者,应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购置,这些车型仍可享受当前政策规定的购置税全额减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经销商可能会因为某些车型无法满足新规而清库存,届时预计会提供较大幅度的优惠。例如, 比亚迪多款车型包括秦PLUS DM-i 55km版本、秦L DM-i 80km版本、宋Pro DM-i 75km版本等,因纯电续航不超过100km,将受到较大影响。
如果计划2026年后购车,消费者需提前做好成本预算调整。以15万元车型为例,2026年需多缴7500元购置税。若车企因技术升级而转嫁购车成本,总支出还将有所提升。
对于不急于购车的消费者,可以等待符合新标的新车型上市。政策引导下,车企将推出更多续航里程更长、能耗更低的产品,长期来看消费者将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使用体验。
未来两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关键期。随着2026年临近, 市场竞争核心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品牌、服务和用户体验。
头部企业已提前布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已针对2026年政策调整,计划推出更多30万元以下高配置车型;蔚来、理想等则通过提升智能驾驶、换电服务等体验,弱化价格敏感度。
消费者将迎来更多优质选择,但需为部分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上涨做好准备。行业洗牌后, 活下来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关注我,投资路上多一双眼睛,少几道伤疤。若看到满眼错误,是我错了;若觉得都是对的,更是我错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