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没有父母托底,没有外力帮助,凡事只能靠自己的大学生,千万不要迷恋信息差,迷恋认知提升,因为没有用。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认知太高不是啥好事,你会把一切东西给它合理化,很容易找到不做这件事情的借口。
天天看各种信息,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碍你做事的执行力,导致你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做成。你最应该做的是把有限的注意力给拉回来,尝试聚焦,聚焦在某一件事情上,聚焦在那一两个决定你核心成败的关键要素上。
为什么你在大学定的目标总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我们做了太多不重要的小决策,从不聚焦。今天这个你听完,我保证可以极大提高你做成事的概率,不再有执行力的问题。
你看为什么有钱人都喜欢招秘书、请助理?难道是“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不是吧?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时间和能量才是成事的关键。富人的逻辑并不是有钱了才请助理,而是因为请了助理才能腾出手来赚更多钱。
助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帮他们处理那些不重要但耗神的日常决策,从而帮他们避免决策疲劳。没错,决策疲劳。你每做一个决定,无论多小,都在消耗你的意志力和精力。决策越多,意志力下滑就越明显,人也更容易感到疲劳。
就比如你明明一天也没干多少事,但回到寝室后还是累得不想动,就是因为你做的决策太多了。从早上吃什么,穿哪双鞋,中午去哪个食堂,朋友圈要不要给他点赞,晚上去图书馆还是去打打球?
这么多小事加在一块儿,就悄悄耗尽了你的大部分精力和能量,导致你在大事上反而没有精力做高质量的决策。跟风考研考公,最后发现自己压根不适合,还错过了校招和应届生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搞得穷困潦倒。
就比如备考英语四六级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背单词,要刷真题,大家也是这么干的。然后呢?开始纠结:真题,我到底是买星火的还是华研的;背单词,我到底是用百词斩还是不背单词;看网课,我到底是看刘晓燕还是新东方的?这些真的重要吗?
接着咱们说解决方法,到底怎么做才能提升我们做成事的概率。
一、优化你的信息源,打造自己的信息茧房。信息太多,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碍你做事的执行力。就比如你真打算考研,你一打开手机就刷到“学历贬值,考研没用了”,那这时候你还要不要继续考研呢?所以最好取关所有娱乐类、八卦类、制造焦虑类的账号和博主,他们只会影响你备考的状态。只关注可以提升你能量、价值观一致的、能带来高质量信息的账号,打造属于你自己的信息茧房。
二、把不重要的小事给标准化、流程化,用习惯去驾驭它们,而不是用意志力。比如我就固定吃一个食堂,选三个喜欢的窗口,来回换口味就可以了。我剪视频也是一样的,音乐、特效、滤镜、参数这些全部标准化,每次直接一键应用即可。如果你现在处于备考状态,那你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考试,千万不要在吃穿上浪费时间,衣服和食物固定几个选项就行了。用习惯去驾驭它们,时间久了,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轻松的掌控感。
三、识别并全力解决主要矛盾。人生就那么一两个主要矛盾,把它解决了,其他次要矛盾会自动一起消失,难道你没发现吗?比如你想职业就业,那你的主要矛盾是刷实习,这个解决了,其他的什么绩点低、没拿过奖、不是党员这种次要矛盾还重要吗?直接一起消失了。
教员都说了,要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次要的甚至都可以不做,因为不做也对整件事情的成败没啥影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