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始于 7.65 亿元与 7695 万元的销售数据争议,将曾经的 “癌症早筛第一股” 拖入退市深渊,18 个月停牌期背后,是投资者权益与行业信任的双重考验。
![]()
26.66 港元上市到 14.14 港元停牌,9 倍差额引信任危机
2021 年 2 月,成立 6 年的诺辉健康在港交所敲钟,以 26.66 港元发行价成为 “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股票代码6606.HK),其核心产品矩阵曾被视作行业标杆 ——“常卫清” 是国内唯一获批肠癌筛查产品,“幽幽管” 拿下幽门螺杆菌自测首张证,“噗噗管” 开创便隐血居家检测先河。
![]()
转折发生在 2023 年 8 月,做空机构 CapitalWatch 发布调查报告,直指公司通过 “压货模式” 虚构 90% 销售收入,称其 2022 年真实销售额仅 7695 万元,与公告的 7.65 亿元相差 9 倍。尽管诺辉健康以 “三方审计、药监局检查” 回应质疑,但 2024 年 3 月审计机构德勤的 “拒签财报” 成为关键节点,港交所于当月 28 日强制其停牌,股价定格在 14.14 港元,较发行价腰斩。
![]()
图源:诺辉健康公告
管理真空:18 个月停牌期 4 次高管变动,11 月到期注册证成未知数
停牌后的 18 个月里,公司治理陷入瘫痪:2024 年 9 月 CFO 高煜等高管陆续离职,年底创始人朱叶青辞任 CEO,2025 年 2 月更以 79.89% 赞成票被罢免执行董事职务。2025 年 8 月,开曼大法院委任临时清盘人接管资产,董事会权力全面暂停。
![]()
比管理层动荡更紧迫的是产品命运。核心产品 “常卫清” 注册证将于 2025 年 11 月到期,这款历经 7 年研发、投入超 1 亿美元的产品,曾以 95.5% 的肠癌检测灵敏度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但记者 9 月 30 日致电公司唯一客服热线时,对方仅表示 “以官网公告为准”,而官网最新动态停留在 2024 年 4 月,官微仍在更新科普却对注册证问题只字未提。
6 次估值下调至 0.01 港元,1.92 亿赔偿先例难照进现实
资本市场的冲击已显现。光大阳光智造曾将诺辉健康列为第一大重仓股,自停牌以来,其估值历经六次下调:从 14.14 港元跌至 12.73 港元、10.18 港元、8.50 港元、5.70 港元、1.57 港元,最终定格在 0.01 港元,近乎血本无归。
这并非孤例。港股市场此前已有康佰控股因财务造假退市后,高管被判赔偿 1.92 亿港元的先例,香港证监会可通过《证券及期货条例》追讨不当得利。但目前诺辉健康投资者尚未迎来明确的赔偿机制,而港股退市后名义持有人服务受限的规则,更让维权之路添阻。
10 万人群抽样背后,60% 筛查覆盖率下的诚信底线
诺辉健康的困境折射出癌症早筛行业的成长之痛。当前国内癌症早筛市场需求旺盛,辽宁省 2025 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计划完成 10 万人群抽样,高危人群筛查覆盖率目标突破 60%,华大基因等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多癌种筛查。
行业快速发展更需守住底线:一方面,创新产品需以 “Clear-C” 试验般的严谨性夯实临床基础;另一方面,财务透明与公司治理是企业存续的前提。正如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所言,市场公义需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更需为投资者筑牢防线。
(提醒:内容来自:诺辉健康公告、每日经济新闻、观察者网、往期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
图片源于官网
尾声:
“ 距离港交所强制退市deadline日益临近,“常卫清”注册证的命运仍悬而未决。这场从明星企业到清盘边缘的坠落,为生物科技行业写下了关于诚信与监管的沉重注脚。”
![]()
关注「财鲸眼」,做复杂市场的清醒者!
声明:关于内容准确性的补充说明
内容核实承诺:「财鲸眼」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内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滞后、数据来源差异或理解偏差导致内容存在瑕疵。
读者反馈通道:若您发现文章中存在数据错误、事实性偏差或逻辑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及时调整:
1、邮箱:caijingyan66@163.com 邮件中注明修改内容。
2、后台留言:请在文章底部点击“发私信”并提供具体指正内容。
3、加急联系!请加微信:caijingyan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