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4日凌晨,世预赛非洲区第10轮,佛得角3-0战胜斯威士兰,历史首次闯入世界杯正赛。
佛得角国土面积仅4033平方公里,成为世界杯史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参赛国,同时,人口仅59.3万的佛得角,也成为世界杯史上人口第二少的参赛国家。2018年参加世界杯的冰岛人口仅30余万。
所以,佛得角打入世界杯正赛,确实很励志、很荣耀。
于是,有媒体也感觉到了荣耀和自豪,出了一篇标题为“佛得角在中国援建球场晋级世界杯!总人口小于北京1小区,面积不如上海”这样的新闻。
![]()
中国足球什么样,大家都知道。如果佛得角足球的教练是中国人,或者采用了中国的足球战术,最后晋级世界杯,你作为中国媒体,分享一下佛得角足球晋级世界杯的荣耀,你觉得很自豪,那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中国是在足球领域直接给佛得角足球做出贡献。现在,仅仅是因为“佛得角在中国援建球场晋级世界杯”,你就也“自豪”起来了,这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味了。
不客气地说,这是在“蹭”自豪。
悲哀的是,这种“蹭”自豪的风气在中国的舆论圈广泛存在。
2014年,有学校因为有曾经在此学校读书的学生嫁给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该学校觉得“与有荣焉”,打出“祝贺我校女婿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标语。
![]()
请问,贵校女婿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能证明贵校教学水平很高还是怎么滴?或许能证明你校教育出来的女生很会找老公?但这应该是婚介所值得引以为荣的事情,而不应该是一所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工作任务的学校可引以为荣的事情吧?
或许是因为“赢学”的需要吧?很明显,有些人在全方位、多角度努力寻找能证明“我赢”的证据,世上发生了任何事,只要是比较荣耀的,哪怕与我是“八竿子才能打着”的关系,那也一定是“我赢”。
还有些“我赢”是这样的:一种产品有很多种属性,有些是核心属性,有些是根本不重要的属性。只要我在产品的某个属性上比你强,哪怕产品的这个属性是“根本不重要”的属性,那也足以证明“我赢”,我比你强。
这方面的案例在造汽车领域最为明显。汽车,其本质上就是个代步工具,可以让人赶路更快一些,还能带一些东西,其“核心属性”是快速、安全、操作便捷;至于“可以在车里养鱼”、“汽车能随着音乐跳舞”这些都是对汽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属性;但有些车企因为造出了这样的汽车,而别的友商生产的汽车没有这些功能,他们就觉得自己“领先于别人”,“赢麻了”!
这样的“赢”,您不觉得尴尬吗?
请问,您啥时候在产品的“核心属性”上领先于人家?当您在产品的“核心属性”上领先于人家,我认为您才是真的“赢”,我不会为这种“赢”感觉到尴尬,我一定会为您做宣传,发自内心感觉到“自豪”。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的人又来了。多个媒体发布“诺奖得主的灵感来自唐朝大诗人李白,他是李白的粉丝,其实是在替李白领奖”这样的新闻,隔着屏幕都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那种“赢”:“他赢”就是“李白赢”;“李白赢”当然就是“我赢”。
![]()
这让我想起来《永乐大典》的故事。
建议有些人可以仿照《永乐大典》的逻辑写一篇《李白诗词》的故事。李白毕竟是唐朝人了,上千年的时光流逝,肯定有很多作品轶失了,哦,应该说是被洋人偷走了,然后李白被偷走的诗词激发了洋人的文学灵感,所以洋人多有得诺贝尔文学奖者,总之,洋人的文学灵感来自李白,“我”又“赢麻了”。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补偿心理”,说白了就是“人越缺什么就越会显示自己拥有什么”。对哪怕“八竿子才能打着的关系”方可与自己沾边的“荣耀”也要拎出来特别强调“是我赢”,只能说明有些人心里对“赢”的饥渴:实在太缺“赢”了,才会对“赢”如此饥不择食、急不可耐。倒是那些真正做出“值得骄傲”的成就的,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那才是真正“荣耀国人”的伟大贡献,但人家还一直很低调,不去炫耀“我赢”。
这种病态的“赢”所体现的,到底是“自豪”还是“自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